第一百零二章(1 / 3)

加入书签

听了这一番不软不硬的回绝,皇后竟然只挑了挑眉,便失笑了起来:“其实早就明白必会得此答案,却还是要当面问上一问,我们的倔性都是一样的,果然是改不了的。好,郡主如此坦诚作答,本宫又何必强求,敬你一杯,权当致歉,郡主如不介意方才的冒昧,请干了这杯酒,你我将来再见面,绝对只谈故园旧景,不再提这些朝事烦忧。”

皇后以袖掩杯,仰首而尽,云华也不好坚持不饮,何况此地虽也是宫中,但毕竟是皇后的正陽宫,故而看着那小小一杯,慢慢也就喝了下去。

“云华,你这次入宫,可能长住么?本宫就盼着有你这样的贴心人,能时常说说话……”

“近来皇祖母身体很好精神也不错,加上订了婚,所以娘亲说让我在家多学习一下掌家的事情,大概是没时间在这里长待的。”

“这么匆忙?”皇后神情惊讶,“择定了郡马,大婚也要准备的啊,不会长公主这么着急将你嫁出去吧。”

云华轻飘飘一笑,也不否认,随口道:“时间是娘亲请钦天监的人帮忙核算的好日子。”

“郡主不是寻常女子,这京华风物,确是对你没什么吸引力,倒是南边那满川烟草,广袤密林,还更对你的脾气些。”

当那杯清香纯洌的酒端到云华郡主眼前时,她并没有任何迟疑地伸手接住,抬头向敬酒人轻轻一笑。

皇后保养得细腻白皙的指尖在空中划过小小的弧线,收回到身前,却步后退的优美身姿上,紫罗凤裙微微飘荡,馨香的空气中环佩轻响。她是云南人,远离故土进入宫廷已有三十五年,一次也未得再回家乡。而郡主在云南看病长达数十年,对于云南的风情与情况十分的了解,当她向郡主细细打听故园风物时,眼波中轻漾着的,仿佛还是二八少女的悠悠情怀。

因为这满眸的怀旧离愁,云华郡主放松了刚才在皇后宫中紧绷起来的神经,她并不是一个善于与人交流的人。

“翠湖边年年鸥鸟回栖,景致并无大变,只是环岸植了垂柳,添了不少的柔美之意。娘娘所说的翠云亭也还在,不过遮隐寺失了一次火,已经移址另建了。”云华举杯就唇,却也不饮,只是略沾了沾,便又继续道,“至于娘娘提起的那个解签高僧,云华就未曾见过了。”

“这大概都是机缘吧。那高僧解的签实是灵验,若他还在,倒可求问一下郡主的身体什么时候能痊愈。”皇后淡淡说着,看郡主停杯,却也并不急着相劝,反而笑生双靥,自饮了一杯。她当年也曾是绝丽女子,再加上服饰华美,妆容精致,这一笑之下,仍有些倾国倾城的余韵,只不过那眉梢眼角悄然爬上的细纹,却是时间如刀刻般的痕迹,谁也挡它不住。

云华听了这话,倒大是顺耳,不由笑道:“娘娘入京这么久,却还是有些云南女子的性情呢。”

“年轻时的意气风发,谁没有过?只是在这深宫消磨了多年,半分也剩不下了。”皇后摇头叹息道,“就拿今日来说,本宫何尝不想只与郡主叙谈家乡,抒展情怀,只可惜……就算我说只是叙旧,只怕郡主也不肯信吧?”

云华郡主深深看她一眼,眸色微凝,半晌后方简单答了个“是”字。

“那本宫就不多兜圈子了,”皇后神色端凝,语调也变得更加认真,“之前郡主也许是在深闺中呆的久了,不知道人心险恶有的人为了权势是不择手段的,比如说故意请一批人去打劫再佯装遇见顺便来一次英雄救美,以身相许的戏码,这些可是很常见的,但是一个没有底气和后力支撑的独自一人,郡主嫁过去可要想清楚啊。本宫的侄子可是真的青年才俊,本宫可以保证,这位公子绝对可为郡主良配。何况你我本是一家人,太子对你也甚是敬重,这种时候,还请郡主多多支持太子才是。”

云华郡主静静等她说完,方笑了笑道:“太子是储君,我们公主府今日如何效忠皇上,来日太子登基后便会如何效忠新君,这一点请娘娘不必忧虑。至于选婿一事,娘亲亲自为我选的人,有什么好担心的。”

“娘娘如此思念故园,何不奏请圣上,归省一次呢?”

“本宫虽然是云南人但是在三十年前举家来到这京都,京都就是娘家……从云南到帝都,路途迢迢,除非是伴驾随行,或许还有回去看看的希望,要想请旨准我单独归省,恐怕还没这个规矩。只盼着将来……”话到此处,皇后突然觉得不妥,忙咽住了。

云华郡主尽管明白,也当作不留意,让这句话从耳边溜走。一个皇后,虽不能离开深宫跋山涉水去省亲,但若是将来太子登基,奉母后出巡便不是难事了,只不过这样的将来,是建立在老皇驾崩的前提上的,当然不敢随便挂在嘴上。

不过就算不明说,身为太子生母的她,在没有意外发生的情况下,迟早会等来这样的一天。可惜的是,皇家风云多变,会不会有意外发生,实在是世上最难预料的事情。

至少,目前昭王和景王的存在,就是扎在她母子眼中的一根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