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四年(1 / 2)

加入书签

铁矿分给汉人府兵,他们挖矿挖的都挺有干劲的,卖矿石可以赚许多的钱,朝廷也可以从中抽很大一笔税,现在他们既没有心思去欺负扶余人,对大唐的忠诚度还挺高,真要有了战事,这帮人打的可能比大唐正儿八经的兵还猛,保家卫国么。

小炼钢炉和冶铁厂则是安东大都护府直属,收益抽一半,是分配给薛万彻从关中带来的那些正牌大唐府兵的,虽然人数少,赚的却比那些辛苦挖矿的汉人府兵要多,朝廷对此也没什么意见。

除了炼钢之外铁的产量也不小,这些铁自然不能用珍贵的焦炭来炼,只能用煤,本来秦浩是打算从关中用水路运送的,煤这玩意大唐有的是,结果朝廷告诉他现在大唐的船都可忙了,谁也不愿意用宝贵的船运这东西,靠行政命令运了两船之后,秦浩发现拿船运煤这个主意实在是蠢透了。

正好,安东大都护府的组成部分还有契丹人呢,这帮少数民族缺铁都缺疯了,又正好他们那就有露天煤矿,于是运煤的工作就交给契丹了,用煤换铁,差点没把这些契丹番兵给乐死。

钢材则自然都是用来锻造兵刃的,产量也不错,这世上不管哪个年头,兵器都是从不缺少买家的,不管是朝廷还是关中的府兵,甚至卖给异族也不是不行。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一眨眼就到了贞观十年。秦浩在平壤城待的第四个年头,秦小昊也已经五岁了。

四年里,发生了许多事。

首先是安东大都护府终于有钱了,四年前秦浩就答应薛万彻,等半岛局势稳定下来之后,由他负责给都护府创收,并保证每一个将士的腰包里都是鼓的。

这对他来说比较棘手,但并不是什么难办的问题,尤其是在秦小昊也穿越过来之后。

秦浩以前是在单位里混官僚的,还是在广电这个部门,所以对一些制度啊文化啊什么的摸的很清楚,而秦小昊则是个搞理工的,走的是技术流。

大唐的兵刃并不由朝廷严格管控,相反都是府兵的私人财产,所以朝廷根本就管不了鞍山的兵器交易,安东都护府的兵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四年不到的时间已经全部换装了,朝廷也没法说什么。

扶余人负责砍树,古汉人负责挖矿,唐人负责炼钢和后生产,最后再由孙二他们通过海运运往长安,也算是一条不错的发财之路。

所以这四年,秦浩在前台,秦小昊在后台,除了平壤城内的事物之外重点就干了一件事:发展鞍山。

念过初中的都知道,这地方产铁,铁矿石的质量还挺高,而且海运便利,于是秦浩用了足足一年的时间,建了一个个小的土法炼钢炉,这技术没什么工业难度,钢产量也还凑合,即使在二十一世纪放到许多非洲国家都是能勉强用的。

这一下安东大都护府可是发大了,唐朝炼钢的技术主要是灌钢法,秦小昊搞出这玩意在大唐来说绝对是黑科技中的黑科技,这小子一丁点环境保护的意识都没有,为了给鞍山供应焦炭,山上的树木都快砍光了,而且已经在打主意让渊盖苏文发动扶余人去砍长白山了,让秦浩赶紧给拦下了。

开玩笑么,长白山那一带天险要是让渊盖苏文趁机驻兵进去,那还叫什么傀儡朝廷。

鸭绿江以西,这些地方汉人比扶余人要多一些,因此是属于安东大都护府直管的,跟渊盖苏文的新高丽朝廷无关,所以这一块收入主要都是安东大都护府的事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