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有苦难言(2 / 3)

加入书签

封地的大小,以所封田地之上的农户多少衡量。

少者为百户、多者数千户,这些才是国公们重要的财物来源,绝对不是沈安这种小打小闹比的了的。

“而且,你别忘了,还有我阿翁呢!”

“阿翁说了,上一次,他也是一时没有想起来,所以迟了,不过,这一次他肯定会出力,帮你争一份大大的赏赐。”

他居然还敢提,沈安心中愤愤。

“但这也是我的责任,既然是我弄坏的,本就该我赔偿,这是应当应分的,我并没有怨言。不过,只是要纠正小郎君的说法,现在的沈郎可当真是两手空空,只剩下陛下赏赐的金板了。”

萧显眼珠一转,瞬时便计上心来。

踮起脚来,拍拍他的袖管:“你也别急,你这兵器的威力,不管是陛下还是我都是见识过的,一旦这东西派上用场,绝对可以讨一个极大的功劳。”

“到时候,陛下一定会给你一份大大的赏赐,说不定,这一次,不只是赏赐,连封地都能得到手了。”

“沈郎自此以后,便是万事亨通了!”

“提起这件事,我还真是有些惭愧。”两人边走边谈,沈安又道:“其实上一次在国公府,我不过是随口逗笑,还请宋国公不要放在心上,至于赏赐,我会自己努力争取的,国公朝务繁忙,就不必再惦念我的事情了。”

这话可就听不得了,萧显摆摆手:“沈郎,你可千万不要当着阿翁的面说这样的话。”

沈安不解:“这是何意?”

萧显这小子,年纪不大,心气还不小。

这就想到了封赏的问题了,不过,他说的倒也有道理。

要说沈安不敢在梁国公、宋国公等人面前托大,也是这个原因,或许,他们家中储藏的余财也不会比他多多少。

可若论其他的进项,那就绝对是比不上的了。

最大的差别就是在这封地,所谓封地,在大唐这个年代称为汤沐邑。这些汤沐邑其实就是田产,田庄之上甭管是种粮食还是种经济作物,所得的收入大部分都是属于受赏之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