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船(下)(1 / 2)

加入书签

不过,就算状态良好,动力也仅勉强够用程度,基本是紧着船的需求搭载,好在情报处将缴获日谍快船上拆下的燃油机送来两台,要求改装成发电机组,加强船只的电源供应。

此船被林默上报建议留下,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改造方案,设想做为未来总部行动部门在外地执行较大及较长时间的行动任务时,主要是针对特别行动组及行动二组,可将船开至周边,做为一个可转移的指挥后勤、通信联络、落脚点、修整点等用途。

这是很实用的,毕竟船能四处游荡,转移位置,而在当地城镇这些落脚,能选的也就旅店或安全屋办公场地这些,如果敌人有关注留意,很容易走漏风声行踪,而一条落脚船虽非万能,但至少多提供了一个选择。

此船并没有在南京进行改造,一者那里的修造厂,技术这些比较有限,二者情报处不少船只都在那里修造,虽并非在同一家,但仍担心被日本人察觉并刺探关注到相关情况。

整修选的就是镇江这里,镇江自古在造船方面便具有较高水平,且自咸丰十一年便辟为通商口案,一些工业企业得到发展,民国十三年,便建成镇江历史上第一条铁壳蒸汽客船,这已经是十年前了。

镇江船泊修造水平,多强肯定谈不上,甚至也就能修能造水平,但给他们这条船改造翻修一番还是不成问题的,主要也就是修整内部舱室,检修机器设备,重新布设线路这些。

费了不少时间,林默一行人到达镇江,但并没有去找人汇合,而是去了镇江城长江对岸,瓜洲古运河观音岛附近。

小火轮在一条岔河上,靠泊在了一条大铁船边,小火轮就是要为这条大铁船充当摆渡船,而在两船附近,还有一条比李家小火轮大两倍以上的机动船。

机动船,就是之前押送犯人的那一条,但又进行了一番新的改头换面,从舷窗、甲板、护栏,到内部船舱分布、内饰等等都给改了一通,不是知道这就是那条船,林默都认不出来。

三条船的人员在大铁船上汇合后,林默给了机动船的船长一个地址,让其过江到对岸去接人,自己则跟铁船的人简单打了招呼便熟悉起来。

这条大铁船,同样是之前缴获的,原属于汉口一家规模较大的航运公司,公司主要经营湖广地区航线,客货同营,此船即是该公司的招牌客船。

动力系统基本还是沿用了原先的,原动力并不是太足,上一家航运公司,主要就是跑两湖水网湖区遍布的地带,在江上跑并不太行。

但这并不是动力系统原因,船采用的也是蒸汽机为动力,但一条英国殖民地造的船,居然采用了德国的动力设备,而且还疑似是德国欧战期间所生产的军用蒸汽动力设备。

很可能是英国佬战后把德国军舰拆了,还把动力系统送到万里外的地球另一边,装载到一条名不经转的民船上,这种事英国佬绝对搞得出来。

之所以说疑似,是因为铭牌疑似换过,铭刻被磨了,能发现这个情况,还是因为情报处出手比较大方,但工期给的短,修造厂通过关系找了位江南厂工程师过来把关,对方曾留学德国,认出蒸汽机像是德国欧战期间装载在小型军用舰船上的蒸汽机型号,再结合那些疑点给出的推断。

经检修翻新后,动力系统状态良好,原先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前航运公司采用的燃煤较差,以及检修维护工作做得很差,严重影响了船的动力。

这家航运公司,明面经营航运生意,暗地里跟日本人沟结,在当地替日本人购运粮食、矿产等,以及与日本人合谋从事走私、贩烟等勾当,而在更深层,还替日本情报组织收集当地水文、航线等情报,运输军火、接应遮掩日本间谍行迹等等行为。

其在当地还是颇有势力的,单靠情报处其实不好拿下,但其在当地经营的明暗生意,影响到了国府高层从事进出口、走私这些生意的利益团体的利益,其得到相关消息后,直接授意情报处给拿下了。

当然,拿下的只是牵涉进暗地生意及勾结日本情报机关的那些家族成员以及航运公司,而且航运公司只是客运的船被情报处查抄,其生意渠道、关系及货运船只去哪了自不必多言。

此船是其自广东购得,香港洋行制造的一条内河客船,建造时间已经不短,起先由广东某航运公司在当地运营,后因当地动乱严重影响航运,几经转手后,被汉口这家航运公司购入,费了一番功夫后开了回去,成为了其客运的招牌。

此船船型较宽,船总长42.67米左右,即140英尺,型宽9.75米左右,即32英尺,排水量大概六七百吨,总共四层船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