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刘邦的既定进军路线(2 / 2)

加入书签

第二,彭越跟刘邦合作之后,发现刘邦的队伍少兵缺将,混得也不怎么样。跟凤凰同飞是林中俊鸟,跟老虎同行是百兽之王。要是跟乌鸦同飞,是混不出头的。彭越没有能掐会算的本事,也不会看人,觉得跟着刘邦没什么奔头。

第三,天下反秦的形势愈演愈烈,随便起来一个人,敛上万来人,就能据地称王。彭越的志向不小,有积攒实力称王称霸的打算。

所以,彭越拉着队伍到巨野(今山东巨野县)招揽魏国溃卒去了。

与彭越分别之后,刘邦不死心,跑到粟县(今河南夏邑县)弄到四千多人,统共不到一万人马,又请来魏国的一支队伍帮忙,回来再打昌邑。也不知道当时昌邑的守将是谁,硬是遭受两次进攻他都扛下来了。

昌邑实在是打不下来,刘邦不敢耽搁。他知道自己现在实力有限,准备带着队伍一路打打停停。能打下来城郭就收着,打不下来就继续走。从刘邦西进过程中的整个行进路线来看,他就像是一只没头的苍蝇,在中国地图上四处画圈,忽东忽西,忽南忽北,飘忽不定。

那时候没有钟表计时,官府或者富贵人家还能靠更漏算时间,民间用不起这个,所以计算时间基本靠看日头。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是这样一来,也就不好统一了。比如说日出之时集合,一般来说从凌晨五点到早上七点,都算日出之时,到底是什么时间集合,就不好说了。

做强盗的都随便惯了,哪有那么强的时间观念。第二天一早,规定的时候到了,大部分人都按时集合,但是还是有十多个人迟到了。尤其是最后的那位,到了中午才大摇大摆地赶到。

彭越坐在地上一直没言语,等着大伙一个不差全部到齐,这才拍拍屁股站起来,对大家抱拳施礼,说:“诸位,彭某年纪也大了,本来对人生没什么奢求。诸君看得起我,执意让我来做大家的领袖。干大事,没规矩是干不成的。既然大家都同意我来做领袖,就得遵守我定的规矩。我们昨天已经说好了的,定好了时间,结果今天有这么多迟到的。没办法,我也不能把这些人都杀了,就把最后来的这位杀掉吧。希望大家今后不要再犯。”说完,彭越厉声命令一个小头目动手。

大伙以为彭越不过是做做样子,同时也觉得事情不至于像彭越说得这么严重,都涎着脸求情,希望他饶了最后来的那个人。

彭越见小头目不动手,把脸一沉,亲自将最后到的那个人拉出来。还没等那人反抗,彭越持刀猛刺,当场将那人杀了。杀人之后,彭越带众人设坛祭拜,完成聚义起义仪式。

带着不较劲儿的想法,刘邦放弃昌邑,画了一条华丽的弧线,奔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而去。

在那儿,他听了一个人的精准分析。

众人见彭越当真言出必行,禁不住个个畏服,从此以后都落下毛病,不敢跟彭越对视。自此,彭越的话再没人敢打折扣。彭越带着这伙人攻城掠县,收拢以前造反失败的诸侯残部,渐渐地也有了千余人的规模。

就在这时候,刘邦带着大队人马来打昌邑。彭越得知消息,立即率人马前去协助。彭越的起义军这时候还是野路子,急需要找一个靠山,这是彭越出手帮助刘邦的主要原因。

刘邦奉命西进,手底下人不多,才几千人马,大部队都去救赵了。彭越的人更少,千把来个。两人加到一起打昌邑,结果是做了场无用功,没打下来。

昌邑攻不下,彭越来跟刘邦道别。他为什么不跟着刘邦呢?

第一,刘邦是奔咸阳去的。此去咸阳山高路远,说不准有多少恶仗要打。彭越才千把来人,可不想把这点家底给刘邦挥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