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1 / 2)

加入书签

那列车辇之前有骑行侍卫挑灯引路,灯上亮着“景”字。

景是郑衍的封号。

——————

杨臣白天与一众门阀子弟饮酒作乐,喝了个半醉,天色擦黑被小厮抬着送回。帐帘刚放下,他就从床(chuang)上一轱辘坐了起来,目光明亮,哪有一丝酒醉的迹象。

杨臣坐到案前,开始回忆与几家门阀高官子弟交往时打探到的消息,细细筛选,有三条最重要。一,皇帝病情加重。二,郑衍受伤,刘阀疑太子。三,皇帝不欲追查。

他从袖子里掏出一张薄如蝉翼的绢布,拿起案几上一只炭笔,落笔就写,因为笔头粗糙,字体歪歪扭扭,完全看不出字迹。他将绢布封入银丸,亲自封蜡,再检查一番没有落下任何痕迹。

他装作酒醉初醒的模样,让小厮叫来杨瑞,将蜡丸塞到他手中,杨瑞心领神会。

杨老动作奇快,众人以为他要理清这团乱麻总要点时间,哪知他一刀就断,只用了大半日,就找到了用箭袭击四皇子的人。

杨老御前复命,营帐外跪着一个五花大绑,面如死灰的侍卫。这原是随驾卫士一员,前日在林外赶猎,因为看见一直通体红毛的狐狸,见猎心喜,出箭射猎,谁知狐狸狡猾,上蹿下跳地钻进林子。侍卫一路追随,在林间连射几箭,谁知误射同样进林追寻猎物的四皇子。侍卫自知闯下大祸,趁四皇子身边侍卫警戒时偷偷溜走。

杨老对皇帝讲完来龙去脉,让人将侍卫和搜到的弓箭全部呈上。

皇帝只看了物证,对地上俯首大绑的人看也不看,最后挥了挥手,令禁卫将人拖下去,只留了杨老一人在营帐内答话。

等御帐内人走光,皇帝对着杨老还来不及说话,忽然一阵头晕目眩,四肢乏力,他用力扶住桌案一角撑住身体。杨老吓了一跳,心漏了一拍,立时就要喊人。周公公忙拦住他,动作迅速地从床榻旁一个两寸大小白玉匣子里取出两枚乌黑的丸子。杨老将就桌上剩下的半碗热茶端来,两人合力将药丸给皇帝喂下。过了片刻,皇帝总算恢复了些精神,

半个时辰之后,一只猎鹰从林外展翅,飞快向袁州方向飞去。

——————

到了第五日,四皇子郑衍伤势好转,已无大恙。御驾起行回京,两千余名御林军随护在御辇左右,随后是后妃,大臣各路车辇,再后缀着內侍宦官宫女几百,抬着冠盖依仗。卫士在长行的队伍中按辔徐行,衣甲如银,长枪如林。

入城之时是傍晚,十里长街上皆是百姓,站满了承天门的两旁。进入城中,穿过朱雀门,御驾往皇城方向而却,其他各家的车辇却各自散开。

舒家两姐妹所在几乎在随驾队伍的尾端,等前面各家散去,暮色低垂,天已漆黑,马车慢悠悠由侍卫护行。穿过百华大街路口时,和一列车辇队伍挤在一处。

杨老看着帝王面如枯槁,颧骨上因药力而泛起微红,心中忽然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误伤四皇子的侍卫当日就被拖至猎场斩首。

杨老是太子师,居然查出这么一个误袭的结果,明面上,不牵涉到太子,其他皇子与各大门阀,皆大欢喜。而实质上,心里怀疑太子的人不在少数。要说这几年,皇帝年事已高,处理儿女的问题有了糊涂的迹象。在已经立下储君的情况下,对四皇子郑衍偏爱,不之藩,特许宫禁出入自由的权利。私下对刘妃也常说,“此子最肖吾”。“肖吾”这句话,太子年幼时皇帝也常说,但那时皇后展氏还在,皇后故去,已经多年不曾提起。太子虽有储君之名,却处处掣肘,举止小心,说句话前也要三思,远不及四皇子来的恣意自在。刘阀气焰渐涨,也是仗着四皇子得盛宠的缘故。

这情况,将心比心,太子就是生出什么对付四皇子的心思,也是在情理之中。

太子郑衍在自己的营帐内听闻消息,面无表情,关起门来自斟自饮,喝了一场大醉,最后掩面泣了一声,“父皇不信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