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章 又,又是颠覆经典?(3 / 5)

加入书签

在此之前,这个理论在我国不知道统治了多少年份。

三条基本的主流基本公理——

而且就算是身高高大的人,一味走扩大步幅,也不见得是好事情。最好的反面例子就是张培猛兄,他就是典型的这个理论“受害者”。

并且一味用湖凯的步幅来要求他,让他盲目扩大步幅,其实在他203年他拿到了0秒成绩后,反倒是因为这样,再也没有突破。反倒是成绩不断开始下滑,没有再触及巅峰。

尤其是那个“人的极限比值是.2”,这个步幅论调,害惨了他。

不是说理论有问题,而是以为往这个理论上生搬硬套,忘记了要和自己的生理条件修改结合,最重的结果就是——越练越差。

搜搜203~205年的新闻,全都是觉得张培猛可以破十的新闻。

既然如此,那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赛前训练细微调整。

毕竟这是比拼纯爆发力的短促项目。

至于200米,赵昊焕依旧放弃,眼皮子都懒得抬一下。周兵、苏神、劳逸,都报名了这次的室内200米项目。

是的,劳逸留了下来,并且很成功就混入了小团队当中。

给周兵看得“酸不溜秋”,觉得自己在团队的地位,又弱化了一筹。

从教练到专家,无一不这么说,而且建议都是这个“扩大步幅”。

每一个人,都可以说的天花乱坠,理论头头是道,可事实证明——这个理论和想法套在张培猛身上。

完全错了。

眼下短跑理论的主流经典理论之一,即为——“扩大步幅”是争取跑速的基本要求。

这一观点一直延续到了20年,才在我国被“苏神本苏”的横空出世,外加论文分析,就此终结。

而60米方面,首先要调整的,就是最高步频和最低步频的选择和分配。

步频和步幅在60米的比赛中,怎么选择,变得更为重要。

苏神走的肯定是高步频的路子,上一世他的60米步频,已经到了历史最可怕的程度,达到了达5.43步/s,这个数字几乎是在别的运动员身上没有看到过的情况。

尤其是国内,现在一心强调“扩大步幅”的影响下,更是显得另类无比。

但苏神知道,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网游竞技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