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零章 天大的黑锅(2 / 6)

加入书签

要么就是,此次应为大祸,大到太后不敢予朝臣知道的地步。

但北地五州、六镇相继叛乱,附于高氏的讯息都不曾隐瞒过,如今祸事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

众臣心思各异,暗暗猜忖,又听力士喝道:“有事秉奏,无事退朝!”

果然?

若是太后欲改祖制,便是不会一言而决,至少也该在今日提说一两句,而不会如此急的罢朝。

透过将要闭合的门缝,看着数位同僚跪于阶下,即不敢哭,也不敢闹,只是跪在地上咚咚的磕着头,殿中诸臣大都生出一丝兔死狐悲之感。

往常若是逾时,至多也就挨顿训斥。但看今日之情形,怕是要有人倒霉了……

“有事奏秉!”

力士将军一声清喝,字正腔圆,中气十足,竟在偌大的殿中撞出了几轮回音。

若是往常,自然正常秉奏,但今日却如见了鬼,众臣无不愕然,直愣愣的盯着坐于堂上的高英与幼帝。

这分明已是焦燥不耐,急与元澄等人商量对策……

这个时候,自然是没有人敢不识趣,便是有重事要事,非秉不可,也只是将奏章递予秦松,请他代呈。

如此这般,不大的功夫,近百朝臣就走了个干净。殿中就只余四位辅臣,分别是元澄、元诠、刘芳、游肇。

另外四位,奚康生与邢峦皆在北地领军,元怿被高肇所俘,崔光却又被李承志所俘。

那端钟,难不成白响了?

孝文遗诏,凡逆臣做乱、地州有失、外敌来犯,必诏告朝臣,共商对策,是以才有了“响六记端钟”的旧例。

而但凡钟响,无论何时,朝臣必至宫中,而后由主书郎或辩章郎宣读邸报,予群臣解释端钟为何猝响。

但今日,却直接将这一步骤省掉了?

要么是太后听的太多,不厌其烦,更怕噩耗接连不止,乱了朝局与民心,是以决定改了这道祖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