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头低足高、左侧卧位(2 / 3)

加入书签

杜安楠相信,只要大的空气团能被挤压击碎,重新恢复成细小的空气进入下一轮的血液循环,那么何荣的身体就能慢慢吸收这些细小的空气, 危机自然就能解除。

做完能做的一切,杜安楠现在只能把希望交付给何荣自己,只要他那颗二十多岁心脏足够强壮有力,挤压击碎那团空气,一切就能好起!

安医生和急诊科通完电话,面沉如水道:“急诊科的医生们马上就来,实在不行,就得心室穿刺!”

听到要用这种方式抢救,在场的众人纷纷表情凝重。

心室穿刺,这是一种经体表,直接用穿刺针扎进心脏内,用外力介入的方式帮助病人排除堵塞在肺动脉处的空气。

何荣此时的卧位十分奇怪。

头低足高, 左侧卧位。

呼吸困难的病人几乎是倒立在床上, 单从舒适度来说,这个卧位肯定是极差的。

但看到这一幕的安医生不但没有阻止,反而十分认可的点了点头。

“利用体位,借助血液动力学, 试图在密闭式环境下, 挤压击碎堵在肺动脉处的空气团吗……”

这是万不得已下的急救手段,即便是急诊科也很少使用。

希望何荣不要走到这一步吧……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幸运的是,何荣的症状渐渐有了好转。

安医生由于特殊的身体情况无法动手直接参与抢救, 看到杜安楠如此镇静自若的实施抢救, 她顿时松了一口气, 也有了时间能掏出手机联系急诊科的同事。

杜安楠则紧盯着病床上的何荣,氧流量此时已经开到最大, 气流‘呲呲呲’的声音不断从湿化瓶里传出来, 监护仪也开始报警, 一切似乎都没有任何的好转。

“我要相信自己……”

杜安楠紧张的握紧了拳头, 但内心却保持着平静, 抢救过程中可以紧张,但绝对不能慌张,清晰的思维才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病房里条件有限, 在场的也都是内科医生,抢救经验匮乏,提高氧流量, 改变卧位, 利用肺动脉自身的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来击碎空气团, 这或许是最佳的抢救方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