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城(1 / 5)

加入书签

胡家在青城立足百年,且能成为皇商,所秉承的无非是“良心”二字。货真价实、与人为善、诚信经营、精益求精,不求赚多赚少,但求无愧于心。正是这样的纯粹和踏实,让胡家渡过一次又一次风浪,历经百年发展为如今的庞然大物。

不过是一点流言蜚语,子虚乌有之事,何须他亲自出马。

不亲自上阵,也不代表胡九龄是软柿子。沈家要如何搅风搅雨,听不见的他不管,但只要听见了,但凡在胡家做事的人,都要解释清楚。

未免下人嘴笨传错话,他将反驳理由定得尽量简短,最后采用了胡贵原话。

于是上巳节前几日,行走在青城街头,就常看到这样一幕。

外面越发扑朔迷离的流言蜚语,丝毫没影响胡家人情绪。

终日在外查看生意,胡九龄算是全家人中对传言最清楚的人。巡视绸缎庄时,时不时能听到柜台外买布的人与伙计窃窃私语,大多数人都在表达对阿瑶能同时拜两人为师的羡慕嫉妒恨,当然也有少数不长眼的当着东家面提及沈家姑娘有多可怜云云,话里话外全是他们不依不饶。

初听时胡九龄那叫一个火冒三丈,别人说他没事,说他女儿那就是戳他肺管子。

当即他就撸袖子,准备与嘴碎之人唇枪舌战,大战个八百回合先。

好在跟随前来的胡贵尚还有三分理智,他拦住了自家老爷,撸袖子亲自上阵。大半辈子跟着老爷,且一直未娶无儿无女,他早已把自己看着长大的胡瑶当成了亲闺女。老爷生意忙,以前走南闯北都是他亲自挑当地特产带回府哄阿瑶。而每次看阿瑶收到成箱的小玩意后笑靥如花,他整颗心也会跟着明亮起来。

“沈家姑娘许真是被人冤枉的吧,毕竟这些年大家都看着。胡家把事闹这么大,未免有些不依不饶。”被沈家煽动,又暗中仰慕沈墨慈的青年男子如此感慨。

“不依不饶,我们姑娘现在什么身份?跟这些不入眼的人争,丢不丢份?”胡家下人面露不屑,以一种看白痴的眼神讽刺道。

胡家名下有许多产业,从种桑养蚕、到生丝、熟丝、织布、印染、贩售,甚至连成衣铺子都有好几家,这些产业名下做事的人有多少?不说覆盖整个青城,最起码也有半个青城。

这些人齐齐发声,没过多久,“跟不入眼的人争?丢不丢份!”这句简短的话便已深入人心。

这样深厚的感情,他怎会容许宵小之辈污蔑阿瑶。上回在府门前,他暗中布置家丁混入人群据理力争,顺便搅混水。这次亲身上阵,他雄赳赳气昂昂,下巴抬高。

“不依不饶?我们姑娘都要同时拜入空海大师和墨大儒名下了,跟这些不入眼的人争,丢不丢份!”

两位师傅皆是名满天下、才德具备之人,随便拜哪个都受用一生。现在一下子俩,阿瑶已经成了天边的云,需要跟脚底下的泥争?

只一句话,他便驳得来人哑口无言。

帘子后的胡九龄也是心有明悟,胡家家大业大,身为掌舵之人他需要跟少数稀里糊涂的市井百姓争个脸红脖子粗?就跟胡贵说得一样,丢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