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奇策(2 / 3)

加入书签

郭曜的肋下和肩头都负了伤,但战事激烈,他只是简单包扎之后,仍选择继续战斗在前线。

听见父亲开口相问,郭曜躬身说道:“四千墨离军,连日作战,如今能上阵者,尚不足一半。”

六万吐蕃大军,分成数队,以车轮战的姿态,轮番进攻敦煌城。

白天攻城,夜晚也攻城,每天战火不断,不给唐军丝毫喘息之机。

面对这种传统意义上的消耗战术,郭子仪也没了办法,只能据城而守,抵御敌军。

伴随着战事的持续,唐军城防物资消耗极快,士卒也开始疲惫。

最关键的是,两军的战力天平,开始逐渐朝着吐蕃人倾斜。

敦煌北门外的吐蕃军,向城门发起进攻,唐军假意装作不支,纷纷后退。

吐蕃人见状,以为声东击西之计奏效,大军全部押上,打算一鼓作气拿下北门。

不料这个时候,北门上的唐军突然一改颓态。

箭矢、檑木、热油、炸药等等,仿佛下雨一般,抛入吐蕃军中。

唐军精锐个个生龙活虎,冲上城楼,将爬上来的吐蕃战士杀得哭爹喊娘,四处溃逃。

毕竟,吐蕃兵力是唐军兵力的九倍。

吐蕃即便用三条人命,去换唐军的一条人命,也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买卖。

更何况,唐军的真正精锐,只有墨离军,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唐卒,任何一人的牺牲,对于敦煌城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忽视的损失。

敦煌城之战持续半个月后,郭子仪又将众将召集起来,开始了一次军议会。

郭子仪首先问唐军各部的损失。

趁着这个档口,郭曜率领上千铁骑,再次冲出城门,掩杀吐蕃大军。

同样的剧本,上演了两次。

这一幕,将吐蕃中军的桑赤若,气的七窍生烟,暴跳如雷。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精心布下的声东击西之计,居然败在了取水这个破绽上……

在同样的地点摔倒两次之后,桑赤若终于学了乖,不打算再搞什么花样,而是打算奉行『一力降十会』的精髓,充分发扬吐蕃军的最大优势——人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