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舆论(下)(2 / 3)

加入书签

而到了周钧这里,木活字的发明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首先,木活字的选料,必须是沉固超过百年的金琥枣木一类的硬木,这些物什寻常人家根本用不起,但是在宫中却堆叠如山。

其次,木活字的雕版和切割,只有经验最丰富的木匠才能担任,而将作监中的木器司,不乏技艺高超的匠人。

只要周钧一声令下,总归要比雕版工匠出身的毕昇,以及旌德县尹王祯,能够汇聚更多的人力和资源。

也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木活字提前五百年问世。

解琴:“二郎宽心,木活字的制造,分成前后两部分,前期的备料、选材、上模、篆刻、切割、作合等等工序,每一道工序用的都是不同的人,彼此之间不曾相见,也不清楚匠作的目的。至于后期的上轮、排版、阚册等等的工序,皆由妾身亲自负责,用的也都是贴身的人,不会出现泄密的情况。”

周钧又看着盒中的木活字问道:“当下木轮上只有五百字?”

解琴:“刚开始只是做了常用的五百字,用作试文,等后面工序稳定下来,再打算逐字雕版。”

周钧轻轻点头,拿起一根木活字,开始回忆起后世的记载。

所谓活字印刷,包括木活字、泥活字、锡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等。

见周钧沉思不语,解琴说道:“二郎,眼下木活字已经准备妥当,但是要印刷的邸报和文册,还没有任何着落。”

周钧:“文册那里,我令杜甫整理天宝灾情见闻,再阚录成册;至于邸报,你们二人可曾见过进奏院的样稿?”

宋若娥:“各地进奏院的邸报,我都见过,上面不过写着些各地发生的事情,再加上些歌功颂德的文章,瞧着甚是无趣。”

周钧:“如果将话本登上邸报呢?”

其中,泥活字最早面世,其发明者是北宋庆历年间的毕昇。

但是,木活字的最早使用,却是要比泥活字晚了两百多年,直到大德二年,才由元代初期农学家王祯所发明。

其实,毕昇当初发明活字,第一个材料想到的也是木活字,因为木头取材方便,成本不高,硬度适中,更换方便,可以多次反复使用,具有一定延展性等等优点。

但是,毕昇一番实验之后,发现木活字又拥有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缺点。

所以,毕昇只能舍弃木活字,使用了泥活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