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人总会成长的(求月票)(1 / 7)

加入书签

一方面是因为杨嗣昌在,一方面是因为崇祯觉得卢象升辜负了自己对他的信任。

若是能早点把他给撤职,换人上,兴许就没有这一系列的惨败。

崇祯懊恼的不是卢象升战死,而是自己没有像处置袁崇焕那样果断的处置卢象升,临阵换帅。

所以说在崇祯眼里,死人是没有统战价值的。

即使他是个大明的忠臣,那也屁用没有。

当皇帝当众叱责卢象升的时候,卢象升的尸体早就冻的邦邦硬了。

几天后,突围的副总兵刘钦在战场上找到卢象升的遗体,确认甲下穿麻衣(服父丧),并有督师关防。

他将遗体抬到新乐县,交给卢象升麾下的赞画杨廷麟,杨廷麟又将遗体运至真定东关,加以清洗。

顺德知府于颖获悉后,急忙赶去确认,发现卢象升真的战死后,立即上报朝廷知晓。

七天之后,杨嗣昌才来回确认卢象升战死,并上报皇帝。

反倒是活着的人,且手里有兵力的,即使犯了错误,崇祯还得捏着鼻子安抚安抚。

比如左良玉,即使是熊文灿都左右不了,皇帝以及杨嗣昌还得给他们做润滑剂。

比如山西巡抚许鼎臣,就是不奉诏来勤王。

他说自己要谨防锤匪出雁门关,从而占据整个山西省,进而威胁京师。

毕竟山西还有两县之地在许鼎臣的手中。

对于卢象升战死之事,崇祯没有任何表示,不出殡也不抚恤,一直都在外面停尸。

毕竟朝廷大员为国战死,无论如何家属都得看朝廷的安排,放好做下一步的动作。

可结果是什么安排都没有,卢象升比孙承宗还要惨,至少皇帝还嘴上找人让抚恤一二呢。

甚至当卢象升的家人请求褒恤时,崇祯帝也不答应。

待到杨嗣昌死后,崇祯才给卢象升追赠头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