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崇祯真成穷鬼了(求月票)(1 / 7)

加入书签

“自知再来必祸,而不敢不来!”

这只道出了他此时此际的一半想法:在内外交困之中出任内阁首辅具有极大的风险。

他的另一半想法没有向门生流露:内阁首辅对于他有极大的诱惑力,他被温体仁排挤下野一直耿耿于怀,颇想反其道而行之,再显一番身手。

在这个关键时刻,复社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他的门生复社领袖人物张溥(周延儒主持会试,是张溥的座主)。

薛国观之死是一个不样之兆,预示着他的后继者难以善始善终。

机敏过人的周延儒遵旨复出时早已敏感到这一点,陷人进退维谷之中。

一方面君命难违即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另一方面权力的诱惑难以抗拒,内阁首辅毕竟是他多年追求的目标,岂肯轻言放弃。

他是怀着侥幸贪婪的复杂心情去京师赴任的。

周延儒在宜兴家中接到皇帝召他出山的圣旨当晚,忽然梦到已死去十年的夫人吴氏,极力劝阻他出山,周延儒不明其意,吴氏说:“不信吾言,可同我暂至一处。”

早就对盗窃国柄的温体仁与其党羽蔡弈琛、薛国观迫害东南诸君子,扼腕叹息,早夜呼愤。

复社成员礼部员外郎吴昌时写信给张溥,劝他怂恿周延儒复出。

虞山(钱谦益)毁不用,湛持(文震孟)相三月被逐,东南党狱日闻非阳羡(周延儒)复出不足弭祸。

今主上用舍多独断,然不能无中援。

吴昌时为此专门结交皇帝的近侍多方活动。

周延儒随往,见一老僧,颈系一根绳索,悚然惊醒。

周延儒虽知前程不祥,仍踏上征途。

权力永远都会刺激着人去冒险行事。

这种传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周延儒赴任是有所畏惧的。

当行至山东境内,杨士聪以门生身份登舟拜谒时,周延儒意味深长地跟他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