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整治商人(1 / 6)

加入书签

一条经运河,过江涉淮而北走齐鲁大地,供应京师,达于边塞九镇,以山东临清为转输中心。

一条出长江,经湖广、四川而沿途分销于闽、粤、秦、晋、滇、黔广大地域,以安徽芜湖为中转之地。

席、许、翁、严、万等家族活动的朱家角镇,是明代松江府青浦县首屈一指的巨镇,盛产棉布,“京洛标客往来不绝”。

蒋氏家族活动的泗泾镇,是松江府娄县的棉布业市镇,在其附近的朱泾镇、枫泾镇,更是标布生产、加工和流通的中心,镇上集中了数百家棉布加工字号,以及染坊、踹坊等。

地方文献称明末多标行,有小临清之目,比作运河沿线的山东着名商业城市临清。

叶氏家族活动的南翔镇,是嘉定乃至江南最为重要的棉布业市镇,百货填集,棉布字号众多,徽州等地布商极为活跃。

明代松江上等标布“俱走秦、晋、京、边诸路”,中机布“走湖广、江西、两广诸路”,下机布偷走琉球、日本、吕宋等。

顾继坤也是初入官场,因为被大明科举制度压抑的太久,也想要好好做出一番事业来。

没成想他给贺今朝提的第一条谏言,就成了锤匪整治江南士绅,兴起大狱的开端。

对于这件事,他心中先前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准备。

从最开始的担心,到如今的坦然,心情可谓是大起大落。

随着顾继坤的上书,贺今朝针对大明忠臣兴起的大狱,整个江南哪个不晓得他的名字?

常熟县的棉布,捆载舟输,行贾于齐鲁之境常十之六,当地百姓身上衣缕往往为此地所制。

“至于布匹,只要是松江府产的,天下皆可去得。”

听到这里,贺今朝颔首,在大明松江布是硬通货,大抵就跟茅台差不多一样的品牌效应。

江南棉布主要是销向华北、华中广大地区的。

明代江南棉布销往全国各地,主要有两大通道。

甭管那些读书人怎么想,但旁人确是晓得顾继坤这个屡试不第的秀才,也算是贺今朝面前的红人了。

“秦王。”顾继坤又拱手道:“我在来的路上,受到了几个大商户的委托,向秦王说一说他们的难处,具体的我还没有亲自前往调查,秦王可派人询问一二。”

“嗯,你说。”

贺今朝倒是想要听一听,他们遇到什么难处了。

松江府是大明全国最为重要的棉布生产中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