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海上分列式(2 / 7)

加入书签

总之,目前美国人走的路线是提高导弹的其他性能,尤其是新一代的AIM-120升级为了主动雷达引导导弹,但是射程和以前的麻雀相比没什么提升,还是几十公里。

东方人居然在七十五公里的距离上发射了导弹,就算是迎头攻击,为了留出一定的余量来,他们的导弹射程怕是需要有一百公里才敢这么玩吧?

观摩的军舰上,秦涛也很是感慨:“虽然霹雳-12没出来,但是咱们的霹雳-11还是很给力的啊。”

霹雳-11的历史悠久,八十年代从意大利获得了蝮蛇空空导弹的技术之后,国内就开始将导引头整合到红旗61上,打造出来中距空空导弹,然后计划挂载到歼八2战机上。

这个过程进行了很久,国内的战机种类也在增多,歼十,歼十一,歼十五,歼十六,一大堆的战机都在等着空空导弹,所以霹雳-11的进展逐渐加快,同时也在利用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比如说火箭发动机,换装了全新的发射药之后,射程的确是提升了一大截。

一百公里,八十公里…

“发射!”

王玮一边喊,一边用手狠狠地按在了发射按钮上,机翼下火光攒动,白烟升腾,霹雳-11导弹飞了出去。

僚机赵宇也同样发射了一枚导弹,两条白烟不断拉长,在天空中形成了两条白龙,两架歼十五战机依旧保持平稳飞行,机头稳稳地对准目标。

“七十五公里就发射了导弹,他们哪里来的这种自信?”远处的预警机上,看到这一幕,经验丰富的雷达官们很是惊讶。

主动引导的霹雳-12还在测试之中,没有大量装备,但是霹雳-11已经成为主力的空空导弹了,除了第一批进口的苏-27在用进口的R-27之外,其他的战机都在用这款导弹。

“这种导弹最大射程八十公里,现在他们在七十五公里的距离上飞行,这也是够大胆的,不过,那些人看到之后,应该会吓一跳。”

再改进,也逃不脱物理限制,火箭推进的导弹能打八十公里就不错了,现在他们是在极限的距离上使用。

当然了,他们是有底气的:发射的高度是一万米,导弹居高临下俯冲下来,重力势能就可以转换为动能,让导弹飞得更远,双方是迎头对飞,哪怕导弹飞到最后没劲了,只要对准目标就行,反正巡航导弹也不会知道它正在被攻击然后改变航路。

空空导弹的射程是一个迷幻的说法,一款最大射程七十公里的导弹,飞行员最多也就敢在三四十公里的距离上使用,否则目标一旦做什么机动来消耗导弹的动能,那导弹就够不着了。

迎头的时候可以放远一些,要是尾追的话,那还得在更近的距离上,比如一二十公里才能发射,毕竟,这个距离是相对距离,导弹的实际飞行则是对地距离。

在后世,为了让空空导弹飞得更远,新一代空空导弹开始采用冲压发动机,这东西不仅仅射程远,而且可以全程都有动力,性能一流,但是,如果看美国的话,貌似对这种导弹不感兴趣。

导弹不是射程远就可以了,还要有足够高的命中率,而且,还有最重要的敌我识别!简单来说,对面的飞机敌我识别器自动应答,可以肯定是己方的友机,但是如果不应答,可能是敌机,也可能是应答器坏掉了,贸然开火可能会误伤自己人,超级大国的海空军不止一次发生过这种误伤了,所以,他们很慎重。

这样一来,有时候就得进入到视距内目视辨认,让超视距导弹沦为鸡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