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096的设计汇报会(2 / 5)

加入书签

不用说别的,就说这些弹道导弹,那就需要在耐压壳上开孔,安装发射筒,同时发射筒比耐压壳要长,外面肯定还是需要包裹一个非耐压壳,这样才能让外表形成完美的流线外形。

所以,这一部分就必须是双壳的。

同时,在弹道导弹的后面就是核反应堆、汽轮机、发电机这些,为了能提高水下的静音性,这一部分也是包裹在双壳体内部的。

这样,潜艇的后半截就需要是双壳的,不过由于潜艇不是传动轴直接驱动,用的是无轴泵推,所以,在最后向回收的潜艇尾部,有单壳就足够了。

至于潜艇的前面,为了扩大生活舱的容积,容纳更多的人员,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潜艇钢材充满信心,所以前面是单壳结构。

“由于它搭载的弹道导弹个头太大,所以我们并不能完全取消龟背,不过,这几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模型,进行了大量的模拟,找到了最好的外形设计,大家首先关注的应该就是这个龟背,我们就从这里开始讲解吧。”

耐压壳直径13.5米,弹道导弹发射筒长度14米,所以,龟背不可避免,接下来就是看怎么做能将这个龟背的影响降到最低的问题了。

从投影幕上可以看到,龟背和艇体的融合非常到位。

龟背放在指挥塔的后面,所以这种核潜艇的指挥塔都是很靠前的,指挥塔前上方有水平围壳舵,从舵面的下方,和艇体连接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向后的坡度,这个坡度呈流线型,和指挥塔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向后不断抬高,当到达指挥塔后方的时候,已经达到了容纳导弹的高度。

指挥塔的后面也是带着坡度,和导弹发射筒的位置进一步融合到一起,这种设计让指挥塔的建造更加困难,消音瓦的铺设也有很多难题,不过却让整个潜艇都更加的完美,更加的流畅,更加的漂亮。

单双壳混合,既满足了使用需要,又降低了排水量,是现在最先进的设计理念。

“从指挥塔向后,一直到尾部收缩,这一段用的都是双壳结构,大家可以看到导弹发射装置外面的这些排水孔。”克瓦沙给众人继续介绍:“接下来,我们就来说动力舱,这里也是革命性的,我们第一次采用了无轴泵推技术。”

以前也用泵推,但是电动机是放在潜艇尾部的,通过传动轴来驱动泵喷推进器,而这次,终于过渡到了无轴泵推,只要输出电缆了就可以了,电动机在泵喷推进器的内部,没有了传动轴,自然能进一步的降低噪音,属于一种创新。

向后是平的,一直到24枚导弹发射筒全部安装完毕,后面继续向后出现一个降低的斜坡,和艇身完美地融合到一起。

这样虽然有了龟背,但是龟背的影响已经降到了最低。

“经过这种设计,龟背几乎不会带来额外的航行噪音,阻力也会大大降低,当然,我们更期待相关单位能进一步降低导弹的直径,等到下一代的时候,能让我们的艇体容纳下导弹。”

克瓦沙觉得自己还能再干二十年,干到下一代核潜艇,此时的他充满干劲。

“有关潜艇结构,我们还是采用最合适的单双壳混合结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