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花钱!花钱!(2 / 2)

加入书签

如果是去府城幽州开一家“兰楼”倒是也可以,但是现在没有人手。眼看着一天天花银子,不见进账,赵云兰也觉得肉疼。

人手还在培养中,前几日刚物色了一个厨子,是多年以前在南边的一家贵人家做活儿的,因为那贵人犯事了,全家上下被贬为了奴籍,府里的下人被转卖到各个地方,这厨子就来了这北边儿。

厨子原叫刘满仓,随之前的主家姓,现在改了叫赵满仓,擅长做江南菜。厨艺确实是不错,只是不太符合自家酒楼的特性,所以现在还在跟着何花学习适合赵云兰的口味。

盖厂房一事,赵云兰想了很久,直接盖在庄子边上,刚好旁边有块空地。这几日何文就在为买地盖房的事奔波。

眼瞅着又花出一笔钱,买地,买木料,砖,瓦,请工匠,请村民来做工。得嘞,赵云兰心想,要有付出才有收获嘛!

正在切菜准备猪食的是老秦,腿有些跛,但双手有力,坐在灶洞口烧火的是老张,右胳膊在护城时被一箭穿过去了,现在伤口恢复了但是无法用力,已经给自己训练使用左手了。孙大正在搅拌鸡食,他也是腿受伤了,现在一到阴雨天就疼,所以药根本断不了。

三个汉子在县衙听着李大人要给自己找门营生时还不敢相信,毕竟当时县衙已经发过一笔补偿费了。直到现在,干了快一个月的时间,三个汉子还时常感叹着,“没想到帮着喂猪喂鸡种点菜就能领到工钱。”

当然三人不止喂猪喂鸡这些活儿,只是其他活儿看着随手就能做显得比较杂,所以便不觉得自己干了多少活儿。平日里那些加入了助学计划的孩子也会来帮忙,偶尔拔一拔草,赶一赶鸡。一开始三人还不习惯,还是云兰找三人谈了几次话才慢慢理解助学的含义。

现在三人该干的活儿一点不少干,也会试着分配一些活计到孩子们那里,按赵云兰的话来说三人就是后勤处的先生。

“陈先生,我就先走了。”赵云兰跟陈鸿民告辞后就去了庄子。最近庄子那边种的番椒已经结果了,老秦和老邓头正带着人把那些看起来长势不好的番椒给摘了,以免抢了长势好的肥料。

(本章完)

毕竟这是第一批在石阳县种植的番椒,赵云兰早些吩咐过这第一批是要留出一些来做种子的,所以二人做活儿很是仔细。赵云兰去庄子上不是不放心二人,而是想去看看规划着盖厂房了,眼瞅着番椒红了就该把番椒酱制作起来了。

来石阳县这么久了,就忙活着开启了学堂,而学堂这里,赵云兰是肯定不能指着赚钱的,然后又是买庄子,种番椒,养猪养鸡,一想想这些事全在花钱了。还没有一个赚钱的营生。

在这边开火锅店,把“兰楼”开到石阳县,赵云兰是没有考虑的,石阳县实在是太贫穷了,城里唯一一家比较好的酒楼都不能说是酒楼,就是个小饭馆。胜在他家的饭菜还算可口,价格也不算贵,所以一直能开着。

但是“兰楼”一早就定了位,所以一旦开在这里,必然是亏的,如果管控成本,那就会降低整体质量。虽说这古代没有互联网,通信没那么快,但终究是有流动人口,时间一久都传开在石阳县有家服务一般,菜品一般的“兰楼”那简直是自砸招牌。

赵云兰又考虑到是否开一家酸辣粉店,毕竟有信心一旦开起来自然是有生意能赚到钱的,可一想想石阳县这个境况,自己又是县令夫人,有种与民争利的感觉,只能作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