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最后的救赎(二)(2 / 3)

加入书签

联储主席亲自给他打电话,肯刘易斯自然不能以平常对待,赶紧回答道:“主席先生,谢谢你的关心。事实上,我正计划派人去纽约,和雷门兄弟的人商讨收购的事宜。只是到目前,因为某些原因,我们的律师和审计师团队还没有组建完成,所以今天并没有如期出现在雷门兄弟的发布会上,实在是抱歉。”

肯刘易斯只说出了一个“某些原因”,却没有要解释下去的意思,因为他很清楚,事实并非如此。他相信,本伯南克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放松资本金充足率的问题。我们会帮你想办法!”让肯刘易斯感到尴尬的是,本伯南克根本就没打算遮遮掩掩,直接将双方分歧的重点点破,“如果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一并提出来,如果可以帮助你们解决。我们就会去做,像帮助雷门兄弟那样,你明白吗?”

本伯南克本质上是个学者,即便他进入官僚体系如此长的时间,但他仍然还是个学者。无论是说话方式还是做事的风格,都和商业上盛行的那一套有较大的差别。就好比说资本金充足率这一点,肯刘易斯会遮遮掩掩,利用别人去旁敲侧击,而伯南克则毫不忌讳地脱口而出。

当然。这也和双方的地位不同有关。

随着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陷入到危机泥潭当中。其中包括“两房”、贝尔斯登、雷门兄弟等。现在保险业的巨头也陷入到危险的境地。

救或者不救,这是一个难题。

但是到目前为止,保尔森和他的同伴们还没有功夫讨论aig(美国国际集团)的事,就被状况百出的雷门兄弟给缠上了,尤其是美国银行在这个时候提出要求,更有一丝讨价还价的味道在其中。

“我看无论如何。首先把美国银行的人弄去纽约,先对雷门兄弟的资产进行审核调查,这样他们才不会错失良机。”盖特纳小心地组织着措辞,察言观色了半晌,这才慢腾腾地说道。

和置身事外的伯南克不同。盖特纳深度卷入到美国银行和财政部之间的纠纷当中,现在他里外不是人,一方面是政府的意志,另一方面是美国银行似乎并没有把他的人情当做一回事,所以他只能夹缝求生存,尽量做到双方都不得罪。

但不管怎么样,在被点破心思之后,肯刘易斯难得地沉默了半晌,最后感激地说道:“是的,先生,非常感谢你的帮助。我们没有其他的要求了,明天你就会见到美国银行的团队出现在纽约。”

挂掉电话后的伯南克望着几乎是同样表情的保尔森和盖特纳,心中充满了不解。原本他认为。美国银行的人答应去纽约,和雷门兄弟展开谈判。这应该是一个好消息。但让他不解的是,保尔森和盖特纳的眉头紧锁,表情凝重,很显然对这通电话的内容表现得并不是很乐观。

“看来美国银行把这个条件捆绑上了收购雷门兄弟!”保尔森微微地摇了摇头,“准备着让雷门兄弟破产的事情吧。”

基本上如果让美国银行放松资本金充足率的话,那么联储和财政部就要让其他的银行也享受同样的政策。而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提高资本金充足率恰恰是为了防止出现类似雷门兄弟这样的金融风险。用一个拯救雷门兄弟的代价来换取整个市场风险增加,无论是保尔森还是伯南克都不可能这么做。

“本,你觉得呢?”

对于盖特纳的回答,保尔森并不是很满意,但到目前为止,他也只能逼迫到这个程度。再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可能盖特纳就会翻脸,这对大局无疑是不利的。于是他转头问向本伯南克,这位联储的第一把手。

如果能够将雷门兄弟摆平,这无疑是最好的结局,但如果真的没有人接盘的话,美国政府或者财政部都不可能掏出真金白银来入股或者托管雷门兄弟,它们和“两房”、aig那样的企业有着天壤之别。

“还是让他们先参与交易再说!”伯南克望着盖特纳,没有任何表情,“这样吧,我先给刘易斯打个电话,劝说他参加对雷门兄弟的收购,其他的我们随后再谈,总能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接着,当着保尔森和盖特纳的面,伯南克拨通了肯刘易斯的电话,“肯,我是本伯南克。是这样的,你真的应该过来看看雷门兄弟的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