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败露(2 / 5)

加入书签

实际上,在逃的嫌犯、下马的官员亲友以及本身致仕的官员,很多人都还在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如果这件事被推翻,很多人都可以得救,免得像现在一样等着受审定罪。

只是这帮人是想法很多,办法不多,以往是可以纠结一大帮官员统一发声,可现在这类奏疏递上去,皇帝是不收的,那还能咋办?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南昌成了新的圣地一般。

很多人反正是一死,倒是让宁王确实壮大了一些队伍。

南直隶扬州府、镇江府、常州府、苏松两府的清田全都已经在进行当中。

先前刘瑾‘陷害’了不少官员,张璁受皇帝‘点拨’,也知道了一些反对他的人,两人一合计,算是把江南的官员给祸害惨了,

四个多月以来,江南官员折损过七成,有些地方,知县衙门里连知县都没有,就是县丞并一些捕快衙役,他们分别带着测量员天天下乡。

这种状况之下,江南几府的秋粮自然是受到影响的,往年的征税总是依赖一定的流程和具体人,现在这些全被清田之事给破坏了,保守估计,正德十一年的江南秋粮会下降在三百万石以上,甚至可能到四百万石。

这已经是全国粮食岁入的十分之一了。

不过这个时空中,宁王府并不能恢复护卫,他如果真的聚集人马,那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不答应的就是江西巡抚郑瑜。

正德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他突然接报,说南昌城外,鄱阳湖边,有匪盗聚集,这便也罢了,但这些人不再做那等打家劫舍的事,而是整日练兵,让他特别警觉。

如果不是国力强大,这件事确实做不成,因为影响太大,过程中哪怕是皇帝也得知难而退。

不过坊间传着,朝廷新任吏部尚书到了以后,派官的流程重新打通,各地的缺应该都能补上。

下面不知上面皇帝的用意,只觉得这段时间江南光杀官,不补官是吏部尚书换人造成的。

不论如何,清田令在‘不推进就抓人’的大刀的推动下已经在各府全面铺开,上面是要求报进度的,有的县已经完成过半。

不过如此扰民的一系列动作,并不代表现在已经处处和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