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巧匠(2 / 4)

加入书签

众人都是缓缓摇头,若有方法他们早就献了,哪还用等到现在。

“传令下去,若有人想出加快清除木桩之法,赏钱五十贯,官升三级!”杨勇无奈,只得察出重赏之法。

太子的命令很快传了下去,众人不以为然,虽然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是眼下之事却不是勇可以办到,五牙舰上这么多才智高超之人都没有办法,难道那些目不识丁的普通士兵有什么办法?

果然,虽然很快有人声称想出办法,却全是不切实际,火烧,那木桩在水下数尺,如何火烧,刀砍,更是不行,除非真有削铁如泥的宝刀,否则水下根本使不上力。

“殿下,又有人报上办法来了,不过,此人更是荒诞不经,他说可以在船底安装利刃,只要大船开动,自然可以把木桩削平,只是要安装利刃,至少也要数月才可以改装完毕,另外他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加快速度,只是要亲见到太子殿下才肯说出来。”一名护卫匆匆报道。

陈军水军还是占了船小速度快的便宜,大部分战舰渐渐与隋军拉开距离,杨勇,杨广等人站在五牙战舰最高层,战场形式一揽无疑,见陈军已逃远,杨勇吩咐道:“传令收兵,让他们去吧。”

“是。”得到吩咐,信号兵马上打出收兵的旗语,收到旗语的隋军陆续停止了追击,慢慢返回,虽然有些官兵还有点余味未尽,不过,今天隋军的主要任务是护送大军过江,主要任务并不是与陈军交战。

本来杨广才是行军元帅,所有进攻收兵的命令都应该出自行军元帅之手,只是此时却没有人觉得杨勇下达命令有什么不妥,杨勇本身是太子,虽然是监军,到底君臣有别,而且这半年来与水军一同训练,杨勇本身远比杨广更令人信服,光是一个旗语就不知解决了水军多大难题,水路不比陆路,依靠鼓声和鸣金声很难指挥自如。

杨广虽然有点不满自己被架空,只是他在得知杨勇是监军时就有此觉悟,连诗词也输给杨勇后,杨广已没有什么自信,只得无奈接受。

陈军水师逃走后,最让隋军头痛的就是打入长江边上的木桩,有了这些木桩存在,所有中型以上的船只都不能通过,如果仅靠小船运输,隋军十数万水陆大军,加上无数的粮草,军械,就是半个月也不一定能运完。隋军只得一边用小船运输,一边拨除水下的木桩,以便给大船开出通道。

“荒唐。”杨广哈哈大笑起来:“谁可以在船底安装利刃,何况即使能安装,等到数月早已无用,看来又不过是一个大言不惭之徒而已。”

“是,晋王殿下,那小人把他赶走好了。”护卫说完,马上就要下去。

“慢,你说把他赶走,他现在在哪?”杨勇却听得一动,这个方法算是奇思妙想,虽然眼下无用,未必以后就无法实行,反正现在无事,不如见一见此人。

“回太子,此人就在五牙舰上,他只是一个普通士兵。”

“带他来见本宫。”

只是这些木桩藏在水面数尺,下头又深埋江底,并不是那么好除,隋军首先要一名士兵脱下衣服下水,用绳子绑在木桩上,然后全船开始划动,依靠船力将木桩拨起来,这样一来,每拨一根木桩都要耽搁很久时间。

整整花了一个时辰,隋军的大船依然游曳在江心,前面负责拨桩的船只不过开出了一条数十米长的水道,而陈军打庄的距离至少有二三里远,当初也不知陈军花了多大的力气才在江中打下如此多的木桩,可惜这些木桩没有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不过按隋军这个速度下去,光打通水道就要花去数天时间。

众人都大为不耐,尤其是刚才追击陈军的将士更是都露出焦虑之色,早知如此,还不如刚才一直将陈军追下去,也胜似在江中等待。

杨勇自然知道不能这么久等下去,接现在的速度,天黑前有一万人能登陆就算不错了,难道晚上还要返回北岸。

“诸位,你们可有何法加快清除江中木桩之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