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丽人(2 / 2)

加入书签

这个时候的高句丽,还是很厉害的,虽然经常被大汉吊打,但它却经常欺负扶余人和其他外族。和鲜卑人碰到了,话不投机,也敢撸袖子打上一架。就这么一个自命不凡,自认强大的政权,却被公孙度给欺负了。可以说高句丽人是很不服气的。凭什么呀,大汉来打我就算了。你公孙度是个什么东西?不和我们一样,都搞割据了吗?有本事不要联合扶余人来打我们啊!有本事来单挑啊!

这种怨念一直都在,所以说,高建今天意外遇见公孙康,又惊又喜。喜的是遇见了天天念叨的仇家,惊的是听说公孙家和中原的一个州牧打了起来,那么公孙康在这干嘛,这是不是又是一个坑?

不过,从公孙康的态度中,高建瞬间反应过来,这公孙康如今身边人手肯定不多,否则他趾高气扬惯了,怎会躲自己?又怎会如此和蔼有礼?这么一个公孙康,自己压根就没见过啊!

那么,嘿嘿嘿。高建双手推开身边的护卫,往前走了几步,道:“公孙康,真是上天有眼呐,竟然让我在这遇到你。你猜猜看,我接下来会做什么?”

公孙康心中一咯噔,表面却若无其事,笑道:“高兄,这里还是辽东治下,番汗令还是家父部属。高兄又怎会做不该做的事情。快别开玩笑了。高兄,之前种种,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你我今日在此相逢,莫非天意,合该你我二人相逢一笑泯恩仇?店家!店家!快快上碗筷!加席!今日我要和高兄把酒言欢!”

番汗在辽东郡的最东南端,与高句丽和乐浪郡临界。此处汉胡杂居,商旅不绝,辽东各种势力都有人马在此。不过公孙康一介富贵公子哥,短时间又岂能想得出甚好主意。倒是进了城,纨绔子弟的毛病又犯了。一路上一心只想着逃得离襄平远远的,逃出青州军的势力范围。累了个半死,基本上把以前没吃过的苦都尝了一遍,如今一步就可以跨入乐浪,离襄平已远,自然是不用再惧青州军。于是好好享受享受的念头便又复生。

这一念起,便再也遏制不住。于是公孙康率着家眷族人住进了最好的客栈,先是美美的梳洗了一番,然后又在店中大块朵颐了一番。公孙恭等少数人虽然有意见,但公孙康是老大,公孙度之前嘱咐大家都要听他的。他们也没办法。另外,他们又都是享受过的,心底里,对公孙康的安排隐隐也不是那么排斥。

这一日,公孙康与公孙恭正在客栈独坐,忽闻楼下一阵喧哗,然后又听见楼梯蹬蹬蹬一阵脚步声响起。抬头看时,只见二楼上来一群人,为首一个,鲜衣金饰,贵气逼人。公孙康见了,心中暗暗叫苦,忙把头给埋了下来,希望不要让此人发觉。公孙恭背对着楼梯,不知上来者何人,见兄长如此,不禁茫然道:“兄长,你怎么了,不舒服么?”

那人本来没有注意到角落里的公孙兄弟,不过一听声音,便转过来看了一眼。刚好看见公孙康抬起头来怒瞪公孙恭,不禁哈哈大笑,道:“大家快来看,这不是公孙家的大公子公孙兄嘛!”

这人话说得客气,不过人却是往后一退,而身边的护卫们却是把刀都拨了出来。顿时,客栈二楼的客人们大惊。

高建愣住了,虽然从小学汉字,习汉俗,但毕竟还是个高句丽人。比起无耻来,跟公孙康这种老纨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哪!

公孙康苦笑一声,知道隐藏不下去了,于是只好站了起来,往那人一拱手道:“公孙康见过小王子。”

这人脸上挂着冷笑,道:“高某可不敢当小王子之称,你们公孙家又何曾把我高家放在眼里?”话语中怨气十足。

这人姓高名建,乃是高句丽王嫡次子。二年前,高句丽被公孙度联合了扶余人打得节节败退。于是高句丽王遣了高建往襄平求和。这是一次耻辱之旅,高建没少受气。尤其是公孙康,把这小王子给羞辱得快哭了。高建曾经发誓,若是再遇见公孙康,一定要好好报一报当日之辱。不过,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形势比人强,辽东势大,高句丽不得不暂避锋芒。却想不到,山不转水转,今日在这里撞上了。

高句丽,扶余人所建之政权。扶余人,与濊貊人同源,乃我华夏东北之古先民。与后世的韩国棒子没有一毛钱的关系。高句丽王朝,也与后世的高丽王朝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虽然后世史家经常把高句丽和高丽混乱。西汉的时候,高句丽地盘很大,王都在如今的大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后来和大汉打来打去,被大汉屡次教训,于是地盘大幅缩水。王都也迁到了如今的国内城(后世集安)。

高句丽经过数百年发展,衣饰、语言、习俗,基本上已经全部遵从汉俗,就算某些偏远地方的子民仍然保留有“古风”。但从王族到官员、士人,早已经全盘汉化。所以说,把个高句丽人扔到中原,只要他自己憋住不说,谁也不会知道他是个高句丽人。后来的高句丽人在融入汉民族时,也特别的迅速,基本上一点声音都没有,国家一灭,子民西迁之后,身份便自动转为汉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