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开发(二合一章节)(3 / 3)

加入书签

刘备觉得,此二人都不是平庸之辈,肯定不会悄无声息的死去。这会只怕是在哪个地方躲了起来潇洒快活呢。既然准备开始大辽东,那顺手让人把这两个家伙给揪出来,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开发草原,和开发辽东的根本目的,是扩大汉朝的疆域,将广袤的领土彻底纳入汉朝的疆域地图。与此同时,大力开发草原与辽东的一切资源,以丰富汉朝的物资供应,这有利于汉朝的社会稳定,使得汉朝的统治更加稳固。

刘备相信,在这开发热潮中,将会有不少的官民、贵族在其中获得利益。这将使得他们的思想发生根本改变。在对土地更加渴望的同时,对耕地的依赖将会大大降低。

他们不再只会买地耕种,对于土地的附加价值,将不再只依赖于农业生产。新兴的矿业、经济作物等等,都会成为他们新的财源。

这些利益的获得者,将会成为他刘备的铁杆支持者。当帝国需要进行下一轮军事扩张的时候。他们将会义无反顾的站出来表示同意。

刘备很快做了批复,表示草原太过于广阔,朝廷一时半会,无力对其进行大开发。可以允许官民购买土地,进行探矿、耕种、放牧等权利。但若发现矿产,不得隐瞒,须第一时间上报朝廷。而朝廷拥有矿产资源的全部收购权。

官员、贵族们才无所谓呢,发现了矿产,不卖给朝廷,卖给谁去。这玩意又不能吃不能喝。现在有朝廷兜底,他们更是百无禁忌。刘备知道草原是个大坑,又怕没人购买,索性就半买半送,把大片草原当做白菜价给卖了出去。

要是一无所获,也冤不得自己。反正他们也没花多少钱。这点钱购买者哪怕是在那里种地、放牧都能够收回来。实在不行,他们还能够当作祖产传给后代啊。

至于一些模糊印象中的优质地块,刘备死死捂在了手里。这些地方,哪怕现在一无所获,他也不会卖出去,有些地方,不仅仅只去看商业价值的。

至此,草原大开始,就彻底进入了高潮时期。刘备相信,未来的贵族们,会和他的传人一起,守护草原,保卫他们的财产。这样一来,草原上的民族,基本上就再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潜移默化下去,几十年或者百年之后,大航海时代难道就不会提前来临吗?

:。:

以前是汉人不要,所以草原上的民族才能够称王称霸。现在汉人来了,谁还能够蹦跶?

辽东那边,刘备派人在广阳郡蓟县重新筑城,这里一直是幽州刺史府(幽州牧)的驻地,北方重要的军事重镇。千年之后,这里将会成为大明王朝的都城。肩负着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进攻,守卫国门的重任。

这个地方,在刘备的规模中,将是未来的幽州都督府。辽东将会以蓟县为基地,不断向北挺进。彻底扫灭、收复辽东的其余诸部。话说当年公孙度的两个儿子,也不知道东奔西跑,跑到哪里去了。这两小子,当年与高句丽王次子高建勾搭在一起,鼓动高句丽王欲兴兵犯汉。

结果高句丽国在卢植、黄忠等人的打击下,王死国灭,下场凄凉无比。只是公孙康和公孙恭两人,却遍寻不见。时有传言,或云在扶余,或云在肃慎。却无一处是真。

这些年来,刘备事情越来越多,却也把这两人给忘了。现在忽然想起辽东之事,心中不禁就冒起这两人的姓名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