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关东诸侯求点击收藏(3 / 3)

加入书签

转念间,吕布突然想起一事,抬头问道:“袁本初兄弟和曹孟德纠集关东诸侯起兵,他们的家眷,不都是在洛阳么?难道……”

不待贾诩作答,蔡邕插话道:“老朽离洛阳前,叔翁(ps:马日磾)和慈明(ps:荀爽)等一众友人为老朽践行,得知袁太傅因年老多病,乞骨还乡,已蒙圣上恩准。”

“如此说来,曹孟德的家眷,也该当在年关前离了洛阳才是。以袁家、曹家在洛阳的势力,故吏门生遍布,留下的些许子侄晚辈,提前隐匿起来,当并非什么难事。果真是好手段。”

说到这里,吕布一掌拍在案桌上,发出呯的一声大响,看他的神态,似是对袁绍和曹操的这些筹谋,甚是敬佩。

三人皆面露微笑,贾诩沉吟一下,突然问道:“袁本初派来的信使,使君可要见上已见?”

吕布原本还想着将他扣留在洛阳,着人持他的信物,前往东郡,将他的家眷骗来洛阳,验证一下名满天下的美女姐妹花——大乔和小乔,是否果真如吕布在后世时推断的那样,是桥公之幼女。

结果,在吕布率军外出征讨贼寇时,洛阳再次生变,太尉董卓身死,被吕布扣留的桥瑁,自然也就脱困而出,没想到他回到东郡后,这么快就开始为袁绍和曹操等人摇旗呐喊,还整出伪造三公联名信这么件不靠谱的事来。

“这份文书,难道,还真有人会相信?”

吕布指指贾诩案桌上的“三公联名信”,悠悠地问了句。

贾诩微微摇头,答道:“信者自然信,不信者自然不信,联名信真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中所蕴含的涵义。”

“哦?!”

吕布立时兴致大增,心里暗自猜测来的到底是哪位高人,嘴上却问道:“来的是谁?”

蔡邕连连点头,高顺则似是听得有些迷糊,吕布先是一愣,转念间也明白过来,所谓信还是不信,其实都是先有态度,然后再去找个大义名分的理由而已,这份不辨真伪的“三公联名信”,就是给那些倾向于袁绍和曹操的人找的一个理由,真伪反而是次要的。

室内众人陷入沉默,似是都在沉思。

过了片刻,还是贾诩出声打破沉寂,问道:“对此檄文,使君准备如何应对?”

吕布打了个哈哈,长叹一声,道:“就凭时至今日,他们才将这份众人联署的檄文送到并州,就知袁本初和曹孟德已将我排除在外,这个时候再去凑这份热闹,岂非是拿热脸去贴他们的冷屁股。不过,天下因此檄文而陷入刀兵相争之局中,朝廷有何反应,尚未可知,我的意思是,不妨先等等看,待局势明朗些,再做打算。”

高顺没有吭声,蔡邕的客卿身份,决定了他对这等关系到整个并州的大事不好发表看法,坐在那里沉吟不语,贾诩沉思片刻,点头附和道:“使君说的是,此篇檄文虽说是讨李郭,可所指,却是当今天子。在朝廷有所反应后,再定行止,方是稳妥之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