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论法(二)(3 / 3)

加入书签

正不知如何分说的时候,对面的金灵子道人已经大步迈出,朗声道:“这位阿古里斯道友的欧罗法术果然别有神妙,不过道友也莫要小觑了我神州道统。贫道不才,现在便以天师道真正的上乘道法来领教一番!请道友莫要再拘与这道火球法术,有什么手段便一起使出来才好看个高下!”

言毕,金灵子道人径直扯开了手上包裹伤势的绷带,低喝一声:“神将护体,荡妖除魔。”

一层金色甲胄在金灵子道人身上浮现,正是他之前在客栈中面对壮汉明克斯时所用的手段,然后他再从怀中拿出两道符箓抛上半空,一道符箓化作一道朱雀虚影飞扑而下,落在他甲胄上融为一体,另外一道则化作一柄金光四射的长剑也落入他手中。

ps:真灵业位图是陶弘景弄的,不是张道陵。道教的展确实是一件非常复杂的过程,神灵体系也是哄人为主而建立的,反而和道家学说背道而驰。道家和道教完全是两回事。这本也不是修仙小说,可以看作是有道法技能背景的武侠小说。

说起来,那些写‘修仙’‘修真’小说的,真明白这两词是什么意思吗?(未完待续!

对那边的震惊赞叹议论纷纷,阿古里斯没有丝毫得意,只是转而对小夏叹一口气说:“脱离了魔网的辅助。这一个日耀光灵其实只能存在于我的感知之内,所有行动也只能通过我的指令来达成,存在的时间也很短,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完善的召唤物。反而倒是那位法师凝聚出的神仆虽然弱小,却好像拥有一些微弱的自我意识的感觉。而且我现他们似乎每一个都不尽相同,不是指本质上,而是说他们的外形...这样特意塑造他们不同的外形有意义吗?”

“厄...这也不是刻意塑造,而是他们原本就是那样子的。”小夏回忆了一下刚才那道人召唤出的金甲傀儡。“最初的三个,应该是泰山石灵官。扬州东南流传曾在龙江斩杀一条蛟龙为民除害的义士周勃,还有在蜀州开凿山道灭杀山鬼的连山将军。这都是数百年前的人物,后来才慢慢收入真灵业位图中受到民众的跪拜,成为天师道中最为低层的神灵。至于后面两位。一个是前朝初年挥军扫荡西狄的大将军霍光,一个是战国之时的军神吴功令,也都是史书之上赫赫有名的英雄......”

“每一位都是神灵?”阿古里斯显得很惊讶。“那他们的神职是什么?”

“神职?”小夏听懂了这个词。却不大明白这个意思。

“就是他们在这世界中所掌控的法则和概念。比如我主阿曼塔,掌控着光明。正义和一部分的生命。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之神执掌他们所属的所有元素。”

“厄...他们并没有什么神职...也没有掌控什么法则和概念,只是天师教将他们赋予这个神灵之位而已。”

“为什么要这样?无端塑造这种虚假的神灵有什么意义呢?你们的宗教‘道’不是追求‘真理’的意思吗?”

小夏一时语塞。其实道门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内中却是大有区别,逐步逐步的演化更是一件非常复杂的过程。五行宗,昆仑等上古道门传承追寻天道至理,和天师教,上清茅山等等后来入世修行的理念,行事准则都大为不同,像真武宗那般的又与这两者都有区别。像是这样四处拉古人名人颁与神灵之位,以壮自身气势的事,就是张道陵在立教之初为了和佛门争夺信众而干的。创立的正一教真灵业位图传承至今,经过历代的增删修改,上面的各路神灵已经上千,严格来说每位神灵都有自身司职的范畴,但又很是模糊,远不如阿古里斯老人所说的欧罗神灵那般明确正大有如天授,更像是依据自身特性赋予的一种名号。各处天师道观中供奉的除了弥罗道尊和张道陵之像不变之外,其他的也各不相同,大多是本地民众熟知,愿意祭拜的神灵。

换句话说,阿古里斯信奉的阿曼塔是天地之灵汇聚人心信念,而天师道塑造的这些神灵却是以人心信念塑造神灵去应对天地。

小夏隐隐明白这些道理,但却没办法清楚地说出来。而且将‘道’说做是‘真理’,勉强算是对又好像有些不对,虽然他脑中的欧罗语熟悉得好像已经用了几十年一样,但神州欧罗两大6全然不同的风俗理念,道统传承,其中的微妙差异又不是只靠言语就能表述清楚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