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冯刚莫奇(2 / 2)

加入书签

“方先生你手上的佛珠是什么做的?”看着自己手上的佛珠,在看看方奇手上的佛珠两人,不由产生了一阵好奇。毕竟方奇在他们的眼中就是大收藏家,东西自然不凡。而方奇摸着手上的佛珠,不由道:

“那是奇楠沉香,你们应该知道沉香的珍贵与稀少。由于沉香十分稀少,形成不易,古代记载的沉,现在有其名已无实物,目前越南的奇楠沉为最上等沉香,但数量极少。这一个就是越南的奇楠沉香,还是明代第二代皇帝朱允文的随身之物。

沉香的稀少主要是因为沉香树因病变才开始结香,期间会经历漫长的生长期,至少需要几年至十几年的时间。一块优质的沉香形成更是需要沉香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因此,沉香的产量极少。但是现在市场上沉香的需求却非常的大,造成了沉香的价格已经达到了一克万元的程度,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在市场上,不说沉香手串,即使沉香木的手串也是极受欢迎的,但是仿品也是遍地都是,所以今后看到沉香的东西一定要小心。这类东西特备的昂贵,我这一串奇楠沉香至少不下于一百五十万。即使普通的奇楠沉香没有七八十万也拿不下来。而沉香木的手串也是不下于千元,万元的也有不少,。

而沉香的鉴别方法一般为‘一摸、二看、三闻’。

“这个玲珑瓷不错,乾隆时期的真品。”唐老看着手上玲珑瓷,在灯光下,极薄的胎质犹如白玉一样,而且器腹还有一圈镂空米字形的图案,数十个小点一样的亮光透过碗壁,美轮美奂。青花发色青翠艳丽,碗心画吉祥图案“五福捧寿”,简练而有神,做工细致,绝对官窑制品,外底青花篆书款书写六字“大清乾隆年制”。

“瓷器上的‘年款’,特别是明、清瓷器。带年款的瓷器与纪年墓出土的瓷器,都是有标准的。

以这乾隆款为例,‘大’字上方一点居中且很小,四竖基本平行,最后一笔稍有弧度。‘清’字左边三点水写成‘米’字形,右下边的‘月’字多为长四框,中间加一小竖。‘乾’字下部为硬直的‘s’形,‘s’上部开口多向右;‘隆’字的右下部左右对称;‘年’字的顶上方通常有一小缺口;‘衣’字常见有三种写法。还有这画工,一般的仿品绝对难以做到这一点,还有釉面,胎质,也是鉴定一个年代的标准....”

看着唐老向着两个人解释这玲珑碗的真假,两人都是一直点头,也不知道听进去没有。

“老板,这个碗我要了,多少钱?”听到唐老的话,老板也知道唐老是一个大行家,直接爆出了三万的价格,唐老直接选择了交易,这东西在市场上,至少五万块钱,三万唐老没有在讲价的余地了。

一摸就是真正的沉香手串越戴越黑亮,二级品的水沉香看起来好似有层油,但摸着不脏手,手也不会油。如果是假货则手上会留下印记。现在市场上也有用杂木泡药水泡香油做成的假沉香,这不一定管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后小心点。

而看就是一般的沉香手串都是黑褐色的,生则色如墨,熟则重如金,奇楠坚如金、润如玉、香如蜜。反之就是假货了。你们看看吧。”方奇摘下手上的沉香递给他们两人,接着又道:

“三闻是这三步中最重要的鉴别手段,一般沉香手串的味道刚开始闻觉得像某种熟悉的药味,仔细一闻却想不起到底是什么味道。闻沉香主要手段是‘钻’,即真沉香手串的味道是沿着线丝状的路径钻到鼻子里的,要证实这点,只要点燃活沉香仔细看它烟的路径就知道了,烟是丝丝散发的。”

方奇看着两人真拿出一个火机,方奇一把将沉香手串夺了过来,让众人不由笑了起来。冯刚拿着手机也是笑了起来,他可不敢真烧,这可是一百多万的东西,即使把他卖了都凑不齐。(未完待续。)

“董事长,这个我可以买么?”看着宁玉拿着的东西,方奇笑了笑。这是一串佛珠,看起来是木质的,但是在旁边的电灯下竟然像是玉质的一样,有些透明,通体映红,让宁玉一阵好奇。

“这是血龙木,血龙木是树木之王,有王者木的称号,血龙木主要生长在东南亚热带雨林,加里曼丹岛,北部是属于马来西亚的,大部分属于印尼。他的颜色偏黄,木头里外颜色一致,无香味,密度大,能沉水。血龙木木质细腻,油脂厚实。亮光的照射下通体翡红,色泽圆润。这几串都是,两三百一串,超出三百就不要买了?”

看着灯光下通体映红的佛珠,三个人本来以为是什么宝贝,但是没有想到被方奇评价的如此一文不值,而唐老几人都是一笑。这就要你看经验了,这些在网上都要,但是在不认识的人面前,几万,几十万都是有可能的。

“奥。”听到这串佛珠仅仅只要几百块钱一串,宁玉瞬间失去了兴趣。千万,过亿的手串她都是天天面对,几百块钱的东西她确实有点看不上。但是冯刚莫奇却是一阵兴趣,几百块的东西他们还是买得起的,尤其是这样木头在灯光下竟然像玉石一样的新鲜玩意。

一问之下,一串佛珠,三百块钱,算是应了方奇的话,这是摊主最大限度的争取自己的利益。要是方奇的话,争论到一百五都是可能的。当然这点钱,现在方奇也懒得去争。而且真是喜欢,他不介意砸钱进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