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甘落后(3 / 3)

加入书签

马良先道:“襄阳天下坚城,我军一时难以攻克,不若分兵围而不攻,而将军亲率主力集中攻打樊城,樊城一下,襄阳被切断于汉水之南,自然不战可下。”

马良所说的,便是历史上关羽攻打襄阳之时的方案,对于这个方案,在场的众人似乎也无异议。

而这时,方绍却站了出来,高声道:“我倒以为,我军应对樊城围而不攻,集中主力先攻破襄阳再说。”

(未完待续)

五天之后,曹仁终于赶在关羽军开拔之前提前赶至荆州,接下来他将面临的是这两万人马如何布防的问题。

襄阳经刘表时代经营十余年,城池数度修高加厚,可谓天下坚城,而城中积粮足以支持数年,城中守将吕常乃是值得信赖的老将,再加上城中本就有五千精兵,如果他将大军进驻襄阳的话,就算关羽来兵十万,亦难以撼动。

但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襄阳位于汉水南岸,而关羽又有水军之利,可轻易的切断汉水,将襄阳孤绝于汉水以南,切断其与北方的联系,如此一来,襄阳便等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而关羽则可切断汉水之后,率军攻打城防较弱,兵力较少的樊城,倘若樊城被攻破,关羽便有了立足之地,以此为据点,从容的阻断南阳而来的援军,则襄阳便将陷入绝境。

因此,在经过权衡之后,曹仁决定亲率一万七千余众,坚守汉水北岸与襄阳隔水相望的樊城,而只给襄阳增加了三千的兵力。

这样布防的好处是可以确保樊城万无一失,而襄阳依仗其坚城,亦可自守有余,如此部署,则襄阳坚城便成为坚固的盾牌,樊城的优势兵力便成了可以随时攻击关羽的利剑。

如果关羽只打襄阳,那么北方的援兵便可随时入驻樊城增援,只需等到关羽在襄阳城下锐气丧尽之时,樊城大军一出,必胜;如果关羽绕过襄阳攻打樊城,则襄阳的曹军可不断袭扰关羽后翼和粮道,而樊城有优势兵力又可确保樊城固若金汤,关羽攻城不下,粮道受扰,长此之下,也只有退兵一途。

当然,关羽还有第三条路可选,那就是分兵包围襄阳,然后以主力攻樊城,如此这般虽看似稳妥,但必然需要大量的兵力,而曹仁据情报所得,关羽能够调动的人马也就三四万而已,而自己在襄樊防守兵力就多达两万五千余众,仅以一倍的兵力便想同时围攻两座坚城,于兵法之道也说不通,以曹仁的自信,当然不信关羽有这等能耐。

荆州水军,关羽旗舰。

船舱内,一场临战前的军事会议正在招开,曹仁军布防的情报已准确无误的放在了众人的案头。

关羽环视众人,道:“诸位,曹仁将主力置于樊城,而以副将吕常守襄阳,我军该怎么个攻法,诸位有何高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