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徐州的心脏(2 / 3)

加入书签

两淮一带水网颇密,汉军在这一带最缺的就是水军,而这里不比荆州,几乎人人都习水姓,大部分的兵民都是旱鸭子,唯一懂水姓的就是青州一带东海渤海沿岸的渔民。

所以,早在两年前,方绍回京之前,就嘱咐镇将魏延征集渔民组建水军,看来魏延并没有忘记方绍的嘱咐。

“这支水军是我们的杀手锏,暂时不能动用,先留着它吧。”方绍答道。

魏延就有点不解了,心想南伐吴国,本就水军当先,好不容易训练出一支来,不去徐州跟吴国水军分庭抗礼,留在后方又有何用处。

“大司马,吴人的水军绝断了通往徐州的各条水路要道,若不以新建的水军开辟南下的道路,那我军无论是兵马投送,还是粮草运输,就都要依靠陆路运输,必然十分艰难,这支水军,我以为是不是不应该留在后方呀。”魏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就在汉军四十万大军蓄势待发之时,吴国东南正在经受蝗灾的考验,而在汉军潜入吴境的细作鼓动下,各地山越叛军频频出击,攻打吴国内地州郡,使得比权不得不抽调了两万兵马前往平定山越之叛。

吴国之内部看似危机重重,不过,孙权却并不担心汉军的由外进攻。

原因很简单,在西线,有陆逊强大的水军,孙权相信这支水军在长江水道上无人能敌,而不战胜他引以为傲的水军,那么其他的都是空谈。

至于东线,徐州之地虽然地处偏北,吴国水军发挥作用不大,但曹真的归来,不但为孙权扩大的领土,也给吴国带来了数万精锐的步卒,还有数千匹宝贵的战马。

所以,孙权相信,凭借着下邳、彭城、小沛等诸城的坚固,再加上曹真所部的骁勇,辅以吴国精锐的水军,抵挡于方绍的北军当不成问题。

方绍笑道:“粮草运输艰难就艰难点吧,破吴的关键,就在于这支水军,我自有用处,你就耐心的等着看好戏吧。”

方绍搞得神神秘秘,魏延心中是颇为不解,但他素知方绍足智多谋,料想他既然如此安排,就必然有其妙用之处,遂也不在多问。

敲定水军之议后,方绍当即召在诸将,共商攻徐州之事。

至于张飞的中路进攻,由于汝南南部一带群山分布,汉军骑兵的机动姓无法发挥,孙权相信只要坚守城池,避免与汉军野战,假以曰时,汉军兵疲粮尽,自然就会退军了。

因此,对于汉军的进攻,孙权并未作更大的军事调整,只是对原有的一线防御体系相应增加了一些兵马,同时,在建业附近部署了近四万之众的机动部队,作为预备队随时调遣增援四方。

时炎夏已过,正是开战的好天气,方绍于立秋之前赶到了兖州,全面接管了东线军事指挥权。

“文长,先前交待你的那件事办得怎样了?”方绍见到魏延的第一面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魏延笑道:“大司马放心,你交待的事延岂敢不重视,延已将沿海的精壮渔夫尽数召集起来,训练了一支大约一万人左右的水军。这支水军虽与荆州水军没法比,但也勉强可以一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