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3章:监军(2 / 3)

加入书签

而作战的边军和禁军里监军便是最高指挥的存在了,很多时候比主将的权力还要大。

既然武德军是打算出征作战的,朝廷自然要安排监军过来,所谓监军,也就是监视军队的一举一动,给主将提出建议的人了。

一方面防止军队内部有变发生哗变,另一方面便是把主将领军的状况随时告知皇帝和朝廷,说白了就是皇帝和朝廷大佬们安排在军队中的眼线。

来武德军的监军也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按照一定的人数比例安插人手。

一般最高的那个监军都是皇帝身边最信任的太监来当,手下各军或各营里的小监军,则是由太监或者文官来担任。

换一个角度,杨怀仁觉得这样也好,皇族子弟们以前安逸惯了,来军队这个大熔炉里熔炼一番也不错,如果能出上几个人才,对大宋也没有坏处。

不过杨怀仁可没打算当大爷一样养着他们,他们既然来了武德军,圣旨里也没说一定要给他们安排什么军职,那么杨怀仁打算让他们从最底层的士卒做起。

如果真有本事的,可以慢慢提拔他们,让他们成为武德军中的军官,甚至是校尉和将军。

但没有本事的,就只能做一个大头兵,不服气也不怕,军营里不同其他地方,军令比什么都重要,不听指挥的就按军法处置,受不了苦的就让他滚蛋。

这一点杨怀仁还是做得出来的,没必要为了给皇帝面子,就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好汤。

旨意另一个奇怪的地方,便是说了让杨怀仁去南边示威,却没说具体日子,也没说立即出兵的话,这就给了杨怀仁很大的自由度。

市舶司船厂每隔几天都会有造船的进度表汇报到杨怀仁这里来,按照现在的进度,还有一个月才能把原计划里的战船全部打造完成,所以杨怀仁也计划在一个月后誓师出兵。

这个计划杨怀仁也如实上奏皇帝知道,让赵煦心中有数。

武德军里其实也早就安插了朝廷的人,刚改制的时候,朝廷给了杨怀仁很大的自由度,正常的武官可以让杨怀仁自由任命。

但监军的职位,确实要朝廷来安排的。这也是常例,平常的厢军里其实没有监军这种职位,应为他们也不打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