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4章:从梨到礼到理(中)(2 / 3)

加入书签

大官的一番长篇大论,让朱先生很满意,“你小小年纪,能有如此悟性,确实难能可贵,很好,很好。”

大官忙谦逊的再次向朱先生施礼致谢,“学生不才,是朱先生教导的好。”

小鱼儿他们几个也赶忙学哥哥的样子给先生施礼。

一旁的杨怀仁简直就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的大儿子也还不到十岁呢,一个九岁的小孩子竟然能说出那么复杂的分析和道理来,这简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就刚才大官的一番话,杨怀仁自认想不到,更说不出来,一个普通的小故事,在他看来也就是那么回事,可在大官的分析之下,竟有了那么深刻的意义。

大官这下反应最快,他答道,“先生,学生想到一些,只是不知说的对不对。”

朱先生慈爱地看着大官,笑道,“做学问,哪里来的那么多糟杂规矩?”

大官这才说道,“假如当年孔融的父亲给自己的孩子们拿回家的那些梨子,也跟我们手里的这些例子类似,是大的不好吃,小的反而好吃,那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截然不同了。

学生能想到的,是表面上是孔融让梨给他的兄长,但实际上确实他的几个兄长疼爱他,他们早知道父亲带回来的梨子是小的好吃,所以才故意让孔融拿了小的梨子。

至于后来孔融被大人们称赞,也是他的兄长给弟弟机会在大人们面前展现他好的品德而已。

结合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刚才实际发生的事例,学生现在虽然不敢确定,但却能得出一个结论。

孔融让梨的故事,确实是教育我们要懂得谦让的道理,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但客观的说,故事里让梨的却不一定是孔融,也有可能是他的几位兄长。

想来孔家乃是圣人之后,孔融能从小就养成了优秀的道德品质,他的几位兄长,品德上也一定不会比他差。

只是因为孔融后来的名声比较大,当时让梨的时候又是属他年纪最小,所以外人看来,他让梨的行为是极其具有代表性的,所以就有了孔融让梨的故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