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一书法?(2 / 4)

加入书签

刘睿华回忆了一下说道:“我想起来了!我以前看过资料:据说《兰亭序》的真迹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史书记载,《兰亭序》在李世民遗诏里说是要枕在他脑袋下边。那就是说,这件宝贝应该在昭陵唐太宗的陵墓。可是五代有个什么刺史……把昭陵盗了,但并没有发现《兰亭序》……李副校长,那么现在史学家们认为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应该在什么地方?”

李副校长惊讶道:“不得了!想不到现在的年轻人还有人在关心这些!我补充一下:你说的那个什么刺史……是五代耀州刺史温韬!这个人盗墓之后据说没有在唐太宗墓里发现《兰亭序》的真迹……后来史学家们猜测十有**《兰亭序》就藏在乾陵武则天的陵墓里面。而且乾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早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当然,也许王羲之的《兰亭序》早就被毁!也许根本没有被陪葬!这大千世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总之,王羲之的《兰亭序》影响力是巨大的!”

刘睿华玩笑道:“不行盗墓去……看看武则天坟墓里面有没有王羲之的《兰亭序》!”

“盗墓?”李副校长看着刘睿华笑道:“千百年来,和你有一样心思的人大有人在!哈哈,有这些想法的人都是真心喜欢《兰亭序》!”

刘睿华笑了笑道:“李副校长,具说有5个临摹版本?”

“啊?”刘睿华傻了。“你姥爷是谁?”刘睿华咽了一口口水。

“保密。”蔡卓颜笑道。

刘睿华一翻白眼。

然后刘睿华就仔细观察那一幅书法。果然发现这个《兰亭序》右下角有一个小小的被火烧过的痕迹,当然是经过处理的。如果不明所以。根本不知道这个痕迹是如何造成了!还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历代收藏家所作的特殊印记。没有人会认为这一幅《兰亭序》曾经差一点被古人付之一炬!

李副校长看到蔡卓颜指着一幅《兰亭序》和刘睿华窃窃私语……就过来道:“《兰亭序》为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书,被历朝历代书法家推崇为“天下第一行书”!当然,是不是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兰亭序》确实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

李副校长笑道:“是的。有五个版本。现在,虞本、褚本、冯本现藏于华夏大陆故宫博物院,就是这三件珍品;而黄绢本、定武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就是这两件珍品。”

李副校长一边介绍,刘睿华和蔡卓颜一边仔细地隔着防弹玻璃观察着。

刘睿华摇头晃脑感叹道:“哎,没想到这些国宝隔海相望不得团圆?真是遗憾。”

这时候有电视台过来采访李副校长。过一阵,那个什么书法比赛已经准备开始了,作为热身,电视台正在拍摄一些书法爱好者现场临摹《兰亭序》。

李副校长说完微笑着看了看刘睿华和蔡卓颜。刘睿华道:“李副校长,这个我多少知道,但不是特别清楚。”

李副校长笑了笑,继续介绍道:“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王羲之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王羲之曾经再写,但是一直找不到灵感。只可惜传说真迹被唐太宗骗了去!这个历史上也没有定论。”

听完李副校长的介绍,蔡卓颜点头道:“传闻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他将王羲之的《兰亭序》从王羲之后代骗来之后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

李副校长看到蔡卓颜小小年纪知道这些就高兴得补充道:“是的。这个传言是真是假我们先不说,至少在唐代有过很多《兰亭序》的临摹版本。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我们现在正在展出的就是这些传世的临摹版本。”

刘睿华以前学习书法完全是兴趣所好,因此在以前的历史中,刘睿华的说法水平并不是很高。其实这些知识在网络上有很多,只不过人的大脑里面记忆是有限的。但是,经过蔡卓颜和李副校长的刺激……刘睿华存储在大脑里面的关于王羲之的记忆被激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