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2 / 2)

加入书签

杨泛想问题显然想的远些,问道“那么敢问李先生,以先生之见到底该偏重那方多些?”

李云早有准备,闻言立刻回答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庙堂之上不可偏重其中任何一方!”

众皆拜服,数月后李云这番话辗转传入长安,一时间李云声名鹊起,隐隐间盖过了许多当世学者的名声。

天子令人亲自到河东取得了河东守杨泛记录下竹简。阅后天子对太子称赞道“彘儿找了个好臣子!”。

ps:兄弟.额,我想你是对汉武有些误解,说他薄情,可他对卫青,霍去病的感情可是真挚的,说他无道..弟,匈奴不打不行好不好,假如汉武没有击败匈奴,那现在可能就没有汉人了,单单是日后的王漭时期我们汉民族就得完蛋.还有汉武帝晚年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不少事,所以还下了罪己诏,额,貌似是历史第一人,首先敢于承认自己错误,这对于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来说多么的不容易?看看满清就知道,死不认错,宁可越错越远,直到国家被败的一干二净.

李云却是哈哈大笑“我正愁到那里去找一个商人最多的地方,这下我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杨泛以为李云是想对那些富户用强,忙劝解道“李先生无须为这些商贾毁了自己的前途,此事还可从长计议!”

李云楞了一楞,看看周围,俱是要劝解自己的目光。随即明白了,道“你们是担心我与那些商人冲突吗?”

三人齐齐点头。李云飒爽的一笑道“非也,非也,那些商人在下可宝贝的紧,鄙人是想借用商贾之力,为我大汉的强盛再添加上那么几块微不足道的砖头!”

杨泛闻言脸色大变,道“先生可是想学那齐公重商?”

额,貌似汉武帝发动的反击战已经入选了英国剑桥大学lt;影响人类历史的一百件大事gt;

另国家经济被破坏的问题,貌似不应该全怪他.要怪就怪某些儒家嘴皮子实在是说的天花乱坠.汉武难免心动,事实证明说的好远不如做的好,儒家所谓的三代之治其实和共产主义一回事,永远挂在天空......

回beakmam,额,是东汉发明的龙骨水排,汗,貌似有人替小七解释了.这是今天第一更,晚上至少还有一更,大家投票热情高点撒~

李云一看心知齐国因为重商导致数度亡国的历史教训已被这时代的学者牢牢的紧记了,而商鞅耕战强秦的成功使得社会和统治阶级对农业极为重视,所以鄙视商人是学者的本能,但李云并不希望日后的历史依旧如故,在他看来任何事情走到了极端,都有可能导致悲剧。

便解释道“非也,那齐侯重商之法非我所想!在下在深山时常听老师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又言‘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下这些日子读史得知,齐侯重商,未尝没有恒景之霸,商鞅耕战岂不闻苛政苦民,以至秦国崩溃,任何事情走到了极端都会产生严重后果,重商不重农,其民懒惰,不习刀兵,则国亡。重农不重商,则其国之货物无以流通,其民之所需无以可得,正如重文不重武,其国亡,重武不重文亦亡一般道理!”

“老师曾言世分阴阳,故人有男女,故有天地,故有文武,无男有女,世灭,无女有男亦灭,有天无地,有文无武皆此道理!”

李云这番绕口令直把三人绕的胡七胡八,不知所云,只觉得李云说的有道理,非常的有道理,看着这三人呆滞的目光,李云在心中一拍手,搞定,洗脑完毕!

良久司马相如与杨谋齐齐恭敬的鞠躬道“老师大才,学生谨受教了!”司马相如更是在心中暗暗的赞叹自己,果然没选错人,看来前途是光明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