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第二十三节 幕僚与政治制度(1 / 2)

加入书签

但是无论是将军,还是参谋都除开一些有着绝对人格魅力的家伙,很少有人可作到在战时瞬间鼓舞军队士气,激发出一支军队的最大战斗力。

究其原因在于,对于战争,这个时代的士兵实在感到很迷茫。士兵们来自帝国各地,生活习惯,地方环境完全不同,而且他们大都是属于底层农民,当兵吃粮在他们看来,并不是多么光荣的事情,相反还会耽误了自家田地的丰收,没有人告诉他们,当兵时来做什么,更无人告诉他们战死沙场,他们会拥有什么。

现代一名伟人说过,一支不知道为何而战的军队,即使它装备世界最好的武器,也不会是一支仅仅装备最简陋武器,却知道是为自己而战地军队的对手。

所以,李云觉得有必要要建立一个同样来自现代的军事体系――政治委员制度。

当然这个政委和现代的有着本质上区别,但却是起着相同的作用――告诉最基层的士兵,他们打仗是为保护自己的家园,告诉他们战争胜利了,帝国将收获利益,而这利益最终将分配到他的家人身上,他家田地将因为他的贡献而丰收,他家的土地将因为他的战斗而更多更肥沃,即使战死了,他的名字也将刻在英雄的纪念碑上,每年春天,他的家乡将为他祭祀,他的儿子会为他自豪。

太皇太后虽然最终没有否决李云的军备计划,但是姜到底是老的辣,任何成熟的政治家都不会放心将一支的计划中描绘的如此强大的队交给一个人去单独指挥。

幸亏李云机警,不等旁人提出,自己就向太皇太后进献了长达三万言的未来军队规划,在这个令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新式军队指挥系统中,明确的提出了要将军队的指挥权和行动权分离的想法。

事实上,李云也必须这么做,好歹他是来自二千年后的人,熟知历史的他自然明白一个将军,特别是一个指挥精锐军队坐镇一方的大将,自古以来只有两条出路,要嘛被皇帝喀嚓掉,要嘛自己黄袍加身,除此以外别无他路。

这完全是由于社会的体制造成,历史上汉唐帝国因为重视军队的战斗力而强盛,又分别毁灭与地方将军,藩镇势力。

究其原因,不外乎一方大将将军队的指挥权与行动权,甚至地方行政权包揽在身,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将军忠诚的话,皇帝会猜忌,那么下场便如岳飞,袁崇涣,这个将军有野心的话,那么国家就势必面临动荡,战乱。

毛主席教育李云,军队的政治教育与硬件建设,都要下死力气来抓,毛主席更教育李云,军民鱼水一家亲,虽然在目前的社会风气和传统意识情况下,要做到这个很难,但是在军队这个圈子里,将士兵们彻底洗脑,告诉他们战争的意义,这个并不难。

当然为了防止那些不喜欢李云的势力,借这个东西大肆攻击,也为了让太皇太后放心,让天子放心,李云连夜赶出了适合这个时代军队的三个代表:大汉国军人始终代表天子的剑,天子指向哪里,帝国军队就踏平哪里;始终代表着大汉国最优秀男儿的精神,永不放弃,永不认输;始终代表着这世界最强大军队的发展方向,帝国的军队装备与训练将永远成为他人仿效的对象!

这三句话在最后递给太皇太后审核之前,李云先给刘彻过目,刘彻见了自是欢喜万分,这两天,王太后当然向他说了不少担忧,虽然刘彻坚定的信任李云,但是到底架不住太后一天到晚的唠叨,太后的担心自是不无道理,李云将统帅一支如此精锐和强大的军队,谁不会担心啊!

但是却不想,李云再一次先发制人,走到所有人的面前,他的一纸奏折将刘彻全部的担忧化为乌有,参谋制度与政治委员制度一出炉,不仅仅李云不需要担心了,刘彻甚至觉得刘家的江山已经和铁打的一般稳固了。

与其到日后因为这个问题而弄得中央与地方离心离德,相互猜忌,还不如一开始便挑明了关系。

因此李云按照现代军队的管理理念,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在大将军体系之外增设参谋将军体系。按照这个计划,帝国全部军队的行动权归属大将军体系,主要负责指挥军队实际作战,但是帝国的军队攻击那哪里,动用多少军队的权利却属于参谋将军体系。

相对应的帝国在中央增设总参谋将军府,边关中安插参谋将军,在平时,将军管士兵训练。参谋将军管后勤,以及组织演戏。在战斗,将军行使行动权,参谋将军负责辅佐将军,提出建议。并监督将军的职权,防止其在军队中培养只属于他的势力以及滥用职权。

当然李云绝对不会忘记将参谋幕僚体系也搬照上来。因此按照这个计划,参谋将军将不会是一个孤单的职位,在他的麾下将配备大量年轻地参谋军官,从最基层的都尉参谋开始,彻底的斩断野心家企图利用军队制造内战的苗头。

当然这样做完全不够,这个新的体系只能阻止一些有心人的阴谋。却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参谋将军,其实说穿了就是一个监督者和军师,所以对这个新职业地要求,完全不同于指挥作战的武将。它要求参谋人员具备高素质的文化以及灵敏的战争嗅觉,却对体系以及武力要求不高,适合一些文人担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