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求之不得(1 / 3)

加入书签

从前,在一座香火不旺的寺庙里有一个小沙弥,从他有记忆开始,就一直住在这里。

这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四面围墙之内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师父、师叔、师兄就是他的全部亲人。

偶尔由师父带着看一次电视,就是他生命中最快乐的事情。

而香客、师兄们讲得山外的事情对他来说就好像完全是另一个世界,遥远的如同挂在天空中的星星。他所在的这座庙,庙门常年不关,但很少会有人出去。听师兄们说,他们这间小庙是在北方某个山区里面,由于地势比较险峻,四周都是荒芜人烟的原始森林,平时人迹罕至,如无必要,很少会有人出去

人活着从来就不是一件快乐、轻松的事情。

释迦牟尼佛说人生有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

前四者是生理上的痛苦,后四者是精神上的痛苦。怨憎会,就是和怨恨、憎恶的人或事物在一起,无法摆脱,是一种痛苦;爱别离,和自己亲爱的人分离,又是一种痛苦;五阴炽盛苦,是说被色、受、想、行、识五种法能障蔽住人天生应该具有妙觉真心

,使之不得显现,还是一种痛苦;求不得,就是想得到的东西却总是得不到,更是一种痛苦。

后来,师父给我讲解这一段的时候,他说人生八苦可归为一苦,就是“求不得”。

日子一天天过去,那一年,他十一岁;也是那一年,他的师父圆寂了。

师父的死对他来说几乎就是整个世界坍塌了一半,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那个总是笑眯眯的干瘦老头,有一天会从他的生命里永远消失。

当师父的法身被推进化身窑的时候,小沙弥生平第一次走出了庙门。

生,求不得不生(不生非死);老,求不得青春;病,求不得健康;死,求不得永生;爱别离,求不得团聚;怨憎会,求不得解脱;五蕴炽盛,求不得清明。求,就是欲。求不得,便是苦恼。

而这,大约也是我法号的来历。

没有“求”,只有“不得”。

那“不得”的人生,是不是就“不苦”了呢?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