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时代周刊的专访(3 / 3)

加入书签

克格鲁曼刚要摆出惊讶的表情,不过一听林强生这么说也就释然了,他笑了笑说道:“谢谢林先生的赞美,我就当您是夸奖我了,您说的也对,我们美国就有丰富的商品,我觉得企业家们也真应该好好想想了,或许他们正需要打开中国的市场!”

林强生露出了笑容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接着他调皮的面向镜头,来了一个打破第四道墙,说道:“希望看到这个节目的企业家投资家,联系我,我可以带你们一起去中国发财,相信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中国市场!”

看着林强生的动作,克格鲁曼大笑道:“啊哈,林先生,您这是在给中国做广告吗?”

林强生哈哈笑着说道:“算是吧,不过我还是为了大家银行里的数字着想!”(未完待续。)

大概是7年前,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当时我就已经开始做一些小本买卖了。为了贴补家用,买一些鱼肉吃,当时的我是很瘦弱的,家里人的身体也不好,尤其是我的母亲!

在做小生意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商机,城市人对服装布匹有着庞大的需求,而他们却苦于手里没有购买布匹的许可证,而乡村当中,农民们空握许可证却没有钱。他们也缺乏购买服装的需求,于是这两方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互利空间!

我像很多发现了商机的人们一样,把农民们手中的许可证,一种票据,上面规定了可以买多少匹布,我从农民的手中收购它们,然后再卖给城里人。

到后来我发现,假如我能拿着这种票据直接到商店批发布匹再卖给消费者,我就能赚到更多的钱。于是后来我开了一家商店,卖布的同时还兼卖其他的小商品。因为中国当时的布票实际上就是一种硬通货,在民间布票甚至比人民币还坚挺,购买力很强,布匹换到了很多城市人需要的生活用品。

当然。任何商品也没有布匹生意上赚得多赚得大,中国人多嘛,所以我也在布匹的倒卖当中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克格鲁曼好奇的问道:“我可以问一下,您的第一桶金总共有多少钱吗?”

林强生说道:“可以,那时候的人民币还很坚挺,也由于估值过高的原因。当时1.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在黑市上大概三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一年的时间我就赚到了25万~30万美元的巨款,在我那时来说,这是相当了不起的一笔钱了!”

“哇哦,您的生意可真是赚钱!”克格鲁曼惊讶的叫了一声,对这个数字难以置信,七年前的自己还是个小小的撰稿人,一年也就赚个几万美元而已,买一部日本车还要攒好几个月的工资,而这个年轻人在十三四岁就赚到了自己现在的薪资,而且还是在中国刚刚十年动乱结束的时候,真是令人难以相信啊!

他大力的拍了拍了手掌,说道:“您的少年时期的经历,简直像是传奇一样,同时您也非常幸运,能有中国这样一个大市场,正像很多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中国人口众多,如果每个中国人都能买我们一件衬衫,那就能养活所有美国人!”

林强生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那是不可能的,美国经济不是靠衬衫托起来的,像您这样的知名作家,靠的就是头脑和阅历!不过,中国人口众多,市场规模确实非常有潜力,衣食住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潜力空间可以挖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