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五章 营防堡垒(2 / 4)

加入书签

杨铭当初选址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炼场的防卫体系,这里依山傍水,刚好处在一个夹沟内,只有南北两个出口,只要卡好这两个地方,炼场就攻不进来。

“孤全权交付于你,只管放手去干,一应物料所需,去找永富郡公(窦庆),他要是给你供不上,你再来找我。”

杨铭与苏会等人一起,沿着山中小路,登上了炼场西边的一座高山。

准确来说,不是一座山,而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其实就是汤王山了。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杨铭望了一眼上山时那仅容一人通过的陡峭小径,腿肚子一阵发软。

“司木大夫苏会,精通营石构筑,其祖父曾参与邺城和晋阳的防务督造,臣以为这个人比较合适。”

这么看来,这个人原本是齐人,因为邺城和晋阳,曾做过北齐的首都和别都。

杨铭问道:“此人在京师?”

“是在京师,”云定兴没有搭理脸色阴沉的元寿,点头道。

杨铭道:“速召此人,令其招募工匠,总监炼场营堡构造。”

苏会张望着周遭山势走向,皱眉道:“此地防御并不简单。”

元寿冷哼道:“还不简单?东西山高难攀,只留南北缺口,你想要多简单?”

苏会面无表情道:“难攀,我们不是也攀上来了吗?如果元少卿觉得炼场防卫不过是做做样子,那在南北构筑城关即可,如果是保万无一失,则周边山峦都要起长城,南北为关隘,以长城连接一体,炼场再构筑堡垒,引束水为护城河,还需在营中兴建大仓屯粮,挖蓄水深池,如遇变故,亦可坚守。”

元寿冷笑道:“修长城?你是觉得朝廷有花不完的钱?”

苏会澹澹道:“太子让我总领营堡构造,我自然不敢马虎,当然也要因财力物力而定,我刚才说的,是上策,如物力不足,还有中策和下策。”

像苏会这样的大工匠,手底下常年有一拨得力的手下,专门辅左他处理工程事宜,其实就是一个团体,可单独称之为一个工程公司,而且内部分工也很明确,经验技艺不会外泄,都是传代的,所以里面沾亲带故的不少。

这种现象在大隋是最为常见的,或者说,在华夏古代都很常见,即使后世也是如此,一个包工队,很多都是乡里乡亲。

外人越多的包工队,工作效率越是低下,因为包工头指挥不动。

京师到河东,也就五六天的路程,所以苏会接到命令之后,很快便带着三百多人的嫡系队伍来到了闻喜。

首先是勘察地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