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三章 朕欲召见始毕(2 / 4)

加入书签

曾经自称辽东粪土臣元的高句丽王高元,被圈禁在皇宫的一处犄角旮旯,高氏王朝正在走向他们的终点。

开皇十七年,杨坚在赐给高句丽上一任国主高阳成的玺书中,末尾有这么一句话:

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殷勤晓示,许王自新耳,宜得朕怀,自求多福。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觉得辽河宽广为天险?比长江怎么样?你觉得高句丽人多,有陈国多吗?朕要不是心善,随便找一个将军征讨你,能费多大力?所以啊,你老实点吧。

最后这句自求多福,可谓点睛之处,杨坚的严厉警告,高句丽没有当回事,做为后继之君的杨广,终于为大隋东北之患,画上句号。

于是他笑道:“些许小事而已,高句丽亡国在即,受降与否,已经是无关痛痒。”

说罢,来护儿策马进入中军大阵,没有任何试探,直接下令全力攻城。

都到了这个份上了,还试探个屁啊,打就对了。

宇文述那边本来是见到高句丽请降使的,但是来护儿已经打起来了,他不打,说不过去了。

不过他是在高句丽使者回城之后,才下令攻城,算是比较讲规矩。

大业大业,千秋大业。

身在辽东的杨广收到捷报之后,大喜若狂:

“令宇文述将高元家眷押送辽东,朕要当面训斥此贼。”

本该是最难打的平壤,却成了远征至今最好打的一座城池。

当天傍晚,城墙上便扯起了白旗,随后城门大开,高元率领群臣,身穿白衣,投降大隋。

宇文述与来护儿进驻平壤城,派游骑速往辽东报捷。

麦铁杖对高句丽恨意太深,直接放纵士卒,在平壤城内大肆劫掠,搞得是乌烟瘴气,好东西全都被他的部下抢走了。

李靖对此视若无睹,虽然他知道不该这么做,但实在没办法劝,人家嫡长子战死,尸体被侮辱,搁谁也咽不下这口气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