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二章 水车轴承(2 / 4)

加入书签

首先原材料就贵了,麻布,是衣食住行的衣,其本身就是与粮食货币直接挂钩,是硬通货,老百姓可以没有纸,但不能没有衣。

所以即使是破损的麻布,也是价格不菲的。

原材料贵,工艺落后,加上出货量低,导致纸张的价格非常之昂贵,麻纸的质量也分好坏,主要分粗细厚薄,有上等白麻纸,中等黄麻纸和下等粗麻纸。

现今价格分别是三百钱一张,一百钱一张,五十钱一张,而且一张纸并不大,隋纸其实并没有大小标准,看你用途如何,经、史、子、集四大类书的纸张标准都不一样,在京师售卖最多的规格,是长四尺,宽两尺,也就是1.4米x0.7米。

最便宜的粗麻纸,老百姓是用得到的,这也是家庭中的一项大开支,什么时候用呢?祭祖丧事用来制作纸钱和祭品。

秘书省的藏书,皇家子弟都不能随便进去翻阅,何逞他人乎?

说到底,还是需要一场大洗牌,但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杨铭要是敢这么做,其实和历史上的杨广已经没区别了。

不能急,也急不来啊。

造纸场,在大隋是归太府寺管,全国的造纸厂只有二十多家家,北方居多,南方以绍兴、安徽南部、南京、扬州、广州为中心,纸质是基本相同的,就是产量不太行。

京师的造纸场是最大的就在原先的汉长安城旧址,这里现在叫长安县,但是县衙在大兴城里面。

这也就是为什么,经常有老百姓去捡别人的纸钱,保存起来,等到自己家用的时候再拿出来。

祭品中的整张纸,代表衣服,等于是给过世的亲友烧件衣服穿,因为纸本来就是衣服做的,纸钱就不需要烧了。

杨铭在造纸场呆了三天,大致了解其工艺之后,便返回了宫里。

他要改进造纸术,只有纸张产量大了,价格才会降低,当平民也能用得起的时候,文字的传播就会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杨铭在太府寺几名官员的陪同下,专门去那边瞧了瞧。

工艺嘛,大概还是那四个步骤:原料分离、打浆、捞纸、烘干。

而且长安的造纸场还是用的水车,这里有潏(yu)河,渭水的一级支流,不缺水。

但是水车古代有个毛病,因为是木轴承,所以建不了多大,而且非常容易磨损,三天两头就得换轴承,所以纸张的出货量不大。

造纸的主要材料,是破旧的麻布,而不是麻类植物的原材料,所以也叫麻纸,像王羲之的传世之作,就是这类纸做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