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九章 盐池四面监(2 / 6)

加入书签

是的,大隋立国之后的政策,就是无税,因为铁,在开皇年间是官办。

盐和酒,被杨坚废除专卖,既不专卖,也不征税,杨坚制定国策:食盐之利与百姓共享之。

那么杨铭等于是将最后一项铁的专卖,废除了。

杨广继位之后,这么多年一直缺钱,也没想过从盐上面征税,历史上直到开元十年,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为了筹集平叛军费,开征盐税。

“盐事,如今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杨铭道:“如今也要改一改,改为民制、官收、官卖、商运、商销,节省国家开支,利用盐商扩大销路。”

于是裴蕴道:“河东之地,盐铁密布,适宜先行。”

“好,那就从河东找些人,准许他们开办炼场,”杨铭微笑的。

你以为让你白办呢?手工业民办,是要收重税的,非常狠的税,你们制造出来的产品,还会被朝廷控价,卖的高了,朝廷不允许,卖的低了,税太重会赔本。

所以只能降低产品质量,那么追求工艺革新的念头,会增加,便于促进工艺改进,销量也会很好,因为便宜嘛。

这是一块大蛋糕,像裴家这种门阀世家,族内有那种仕途无望的旁支,就是专门为家族赚钱的,各行各业的专家都有,很容易上手。

崔民焘皱眉道:“那么盐商又该如何定义?何人可为盐商?”

“设盐商为专业户籍,世代为业、父子相承,由朝廷在地方选择适业者,”杨铭道。

底下一帮人顿时双目放光,好家伙,我们也可以卖盐了。

杨铭接着道:“盐户者,家中不得入仕,子孙后代亦如此,只能售盐,不得售卖它物,祖上三代,不得有为官者。”

但是必须要控制好,否则会出乱子。

除此之外,南方北方,杨铭会给二十个名额,山西三个,河北五个,山东两个,河南四个,江淮地区六个,岭南和陇右道,没有。

如果这些精炼场建起来,也只占国家总量的十分之一,但是它们会提供十分之九的税收。

听起来真悲哀,但就是这么干。

等到国家缓过劲来之后,将继续承继开皇之制,施行无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