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内线作战(2 / 4)

加入书签

在hq-9b的搜索雷达发现了f-35ai之后,立即把相关信息发给了zdk-05,而zdk-05也立即调整了雷达的工作模式,集中扫描f-35ai所在的空域,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雷达在该方向上的探测距离。

可见,这就是体系的力量。

在正常搜索模式下,zdk-05对f-35ai的探测距离绝对没有200千米,不过在集中扫描的模式下,能达到250千米。

这个时候,zdk-05才发现了f-35ai,并且立即引导战斗机前去拦截。

当时,巴基斯坦空军采用了一套很管用的战术。

华夏也进口了s400防空系统,早就对配备的雷达做了测试,随后就开始大批量生产与装备hq-9b。

虽然s400有更远的射程,但是在雷达性能上,还真不怎么样。

其实,这也是俄制武器的通病,即电子设备非常落后,往往只能用庞大的体积来解决问题。

只是,hq-9b的雷达也只是发现了f-35ai。

因为日本早就获得了f-35a,而印度的f-35ai与日本的f-35a在雷达信号特征方面有很高的相似度,所以华夏早就掌握了f-35a的雷达信号特征,也肯定把相关的情报提供给了巴基斯坦。

什么战术?

由战斗机在近距离掩护zdk-05,等着印度战斗机找上门来,从而充分利用预警机提供的支持。

其实,这套战术,也是在跟华夏空军进行对抗训练时总结出来的。

正是如此,巴基斯坦空军才断定那是几架f-35ai。

要知道,zdk-05就算配备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受机体限制,其雷达的发射功率并不是很大。

简单的说,zdk-05的探测能力,最多跟华夏的kj-500持平,或许还要稍微差一点。

根据华夏空军使用kj-500的经验,其对f-35a的探测距离肯定没有200千米,最好的时候大概有180千米,如果天气稍微差一点的话就只有150千米,要是运气也不好,或许只有120千米。

所幸,巴基斯坦空军有完整的作战体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