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公元307年 竹书纪年 04(2 / 2)

加入书签

刘琨安慰道:“并州为我大晋龙兴之地,如何能弃之不理?你快带我们进城吧。”

晋阳城是九朝古都,素来锦绣繁华,可当刘琨踏在晋阳的大街之上,眼前却是一片荒芜。店面紧闭落尘埃,人员稀少面色黄。刘琨问令狐盛晋阳还有多少人口。

令狐盛回答:“男女老幼加起来不到七万人。”

“他们生活如何?”刘琨话一出口,却又觉得多此一问。人民的生活困苦,他这一路上是亲眼所见。

令狐盛听到此话,差点落下泪来,哽咽得说道:“自去年大旱,农田近乎颗粒无收。人民困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农民卖妻卖子,仍不能活命。边远乡野还有数万胡人,凶猛抢掠,白骨遍野。”

如佳知道五胡乱华之首便是刘渊父子,但她还没法直接对刘琨讲,就说:“军事技能和经验都可以在战争中培养,朝廷如不尽快讨平他们,只需两年。他们就要成为军事能手。”

如佳不太懂军事,可她知道,黄埔军校的学生军的培训时间只有半年,而大专的学习时间也只有短短的两年。只需二年。就能使人成为‘大有专业’的人才。

迎着晚冬的寒风,刘琨一行越来越接近目的地---晋阳城。

而随着接近山西中心晋阳,他们看到的流民越来越多,也不乏有落草为寇的。

对于流民,如佳极力奉劝他们回晋阳,晋阳周边有大量耕地。有二万户人随司马腾去了邺城,闲置土地一定很多。如佳承诺晋阳府也会尽全力帮助他们。一部分流民开始往回走,农民只要有一丝希望,总是不愿离开故土。

刘琨虽然知百姓困苦,但仍被令狐盛所言惊到。这里的困难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惊问:“百姓能否熬到农收?”

钢指戒

刘琨和温峤想就地讨平草寇,如佳却劝说不可。若进讨小股草寇,他们就会躲进深山,不如安抚一番。况且饥民落草为寇大多也出于无奈。只要社会安定下来,大多数草寇就会回家种田。所以,不听劝告的草寇,就先不理他们。刘琨只管赶路,不能耽误行程。

而他们一行路过的村庄也大多贫苦不堪,经过三个月的跋山涉水,刘琨终于在公元307年初来到晋阳城下。

刘琨抬头观望,这晋阳城果然是三面环山,一面绕水,真不愧:“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

大晋立国之后,大规模加固晋阳城,使晋阳城高墙厚。城高10米。长27里。

刘琨将文书送与城墙上的官兵,没多久,城门大开,留守官员出来迎接刘琨。为首的校尉令狐盛,见到刘琨便拜,笑道:“我们已经苦等多时,郡民还以为朝廷要抛弃我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