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公元307年 竹书纪年 17(2 / 2)

加入书签

刘遵说:“我在城中游玩,常见一些以强凌弱的事件发生。很多人都在叹惜道德衰落,人心不古。阿母说得很好,可是仁爱之心难建。”

“错了,当人们叹惜世道衰落,人心不古时,才是建立爱心、正义的时刻。”如佳坚定得说。

三人错愕不语。如佳问温峤:“我们刚入晋阳,人们的窘迫都使你辛酸泪落,你可听到过他们哀叹人心不古了吗?”

“还真是未曾听到,”温峤思考着说:“人们处在饥饿的生死线上,更多的人在骂老天,老天给并州带来百年一遇的大旱。也有人骂司马腾,他一来就全力加强备战,一讨成都王颖,五讨刘渊,使晋阳劳动力多被调走,加重了天灾。”

“今天,当人们感叹世间风气不好时,并非人心不古,道德不再。而是社会安定、繁荣。其它更严重的社会矛盾(如饥饿、战争、灾荒)远离我们而去,道德问题被突出出来。这样,人们叹惜世风不古时,反倒应乐观。这时正是重建道德之时。纵观历史,道德的建立往往在社会的鼎盛时期。就像儒家道德的确立,正是在汉朝最鼎盛的汉武帝时期,还有......”

刘琨回道:“可是西南有匈奴强寇,晋阳刚刚安定,我们也不能使民众负担再加重。”

这时温峤和刘遵走进来。行礼后,坐在一旁。如佳接着说:“其实我有一个想法,早想和你谈。”

刘琨仔细的听着,如佳细声说道:“孔子看到卫国人口众多,发出‘人真多’的感叹。冉有就问孔子。人多了该如何治理?孔子说使他们富裕。冉有再问,富裕之后还怎么治理?孔子曰‘教之’。”

如佳停顿了一下,再说:“我们刚到晋阳,晋阳大饥荒,人民流离失所,困苦不堪,甚至卖儿卖女,道德的教化很难开展。人更狠心一些或许就能多活几日;柔弱一下,或许立马就饿死,没有人讨论道德问题。我们也是先借来粮食,使人安定,再鼓励耕种。”

“可是现在粮食虽还不丰盈,但民众已经安定下来,不至于挨饿。用孔子的话说,我们已经可以‘教之’。”

如佳本要说宋朝朱熹,明朝的王阳明,都是在一个朝代最安定的时期出现的“现象”,不过她却无法说出口。

钢指戒

“教之的目的是什么?”温峤插一句。

如佳说:“使人们爱家、敬业,人们才能团结一心。有保家之情,才会有卫国之心。”

温峤又问:“这个‘教之’先从哪里下手呢?”

如佳道:“推行仁义,首先要唤起人民的爱心,仁爱之心。”

如佳知道新中国建立之初,也是首先推行了“爱人民、爱祖国”的中国传统道德,才一举安定了局面,才有了后面轰轰烈烈的保家卫国。而这里面,首先是爱人民,政府爱人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