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骂声阵阵(2 / 5)

加入书签

在这种形势下,孟苏在报纸上大力抨击《雪狐传说》,完全已经丧失了他以往长年建立起来的信誉和形象。

但,当肖不凡翻开下面一份报纸对昨晚《雪狐传说》的新闻评论时,整个人的脸,唰得一下,变得漆黑无比。

“我对昨晚在国家大剧院首映的《聊斋之雪狐传说》评价非常之低。首先,整个电影故事表现的非常混乱,导演不知道要告诉观众一个什么故事,电影的表现张力空洞无力,人物性格塑造肤浅单薄,电影主题散乱无聊,影片整个就是导演洋洋自得,自以为是的个人技巧的表现。”

“其次,影片大量堆积的唯美画面,以影片所要表现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就是水和油的关系,只能起到画蛇添足的感觉,就象一座破烂的房子,却用高档的装修材料进行粉饰,可惜了那么好的风景。”

“第三,影片大量动用了高科技的手段,但更显这部电影的拙劣,豪华的阵容,丝毫改变不了影片低级泛味的实质,就象不成熟的小学生写作文一样,为用华丽的词来掩盖作品本身的不足。这部影片明显的感觉是用高科技来掩饰内容的乏味。用花哨的电影语言来胡弄观众,非常恶劣。总之,这是一部艺术性非常差,商业炒作也不成功的电影。整部电影让人感觉是导演个人自恋的展示,自恋自己导演手法的高明,自恋自己运用电影语言艺术的熟练。”

“除了画面的精致,整部剧只剩下一堆显然经过精心打磨的莎士比亚式的对白,每句话都似乎充满了哲理,同时又干巴巴,没有味道。一个字:傻!四个字:故弄玄虚!不妨简称为“莎比式对白”。没有**,没有感动(有也只是感动了主创者自己),总算还有一点娱乐,在后半段,类似“你毁了我做一个好人的机会”让观众哄堂大笑,并且一句比一句更搞笑,影院里刹那间洋溢起愉快的空气。”

“从创作角度讲,《聊斋之雪狐传说》很努力,在角色设置上花了心思,但远远没有达到理想中荡气回肠的效果;从制作角度讲,《聊斋之雪狐传说》有追求,也有所创新,但过多明显的败笔拉低了影片的档次,不如集中人力物力做好几个地方;从演员角度讲,《聊斋之雪狐传说》的演员非常敬业,尤其是金忠民、宏毅广智两个日朝明星在中文台词上下的工夫,但在这部电影的“戏剧化”风格下,所有演员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歇斯底里。”

。。

——砰!

肖不凡在他的别墅里,一大清早起来,满怀期待看到孟苏老爷在在报纸上的评论,顿时脸色铁青,一巴掌狠狠的拍到桌上。

写这篇影评的人叫周青云,同孟苏一样,在影评界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辈。

周青云与孟苏一起,被称为北孟南周,由此可见他在影评界的影响力。

这也是为什么肖不凡第二个看的影评,就是这位周青云写的评论。

因为他有足够的影响力。

“这个老不死的难道就这么喜欢杨铭那小子?连脸面都不顾了?”

满腔怒火的他,把一切的责任,都归咎到此前他曾听过杨铭是孟苏老爷子最为看重的新生代导演传闻上。

不然,怎么解释孟苏这个老头在报纸对他这部花了无数心血的电影,说出如此犀利刻薄的评论?

很显然,这个老头屁股歪了,已经失去以往的公允。

想到这里,肖不凡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昨晚他与白重石、何星汉等到下面人统计的票房数据,对《聊斋之雪狐传说》的票房大卖,已经没有任何疑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