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第二部金陵金梦 42、宣化四海(3 / 3)

加入书签

王世贞站起身来,先拍着朱辉的肩膀,笑道:“吴先生,你看看这位,月空长老的大弟子,武艺高超、智勇双全、机敏灵活,和那孙猴儿比如何?”

吴承恩点点头,笑道:“悟空只是一只猴儿,哪里比得上这位公子,他定能陪伴长老远渡重洋,降妖捉怪,得到成佛,呵呵。”

王世贞又揪着狗儿的耳垂,笑道:“这位公子肥头大耳、一脸的福相,侠肝义胆,敢做敢为,和那八戒比,如何?”

“八戒懒惰好色,而公子于青楼之中,舍身救下红颜之后,独身离去,乃柳下惠在世,八戒怎么能与之相比,这位公子必能修成正果矣。”吴承恩夸赞道。

王世贞站在宋河的背后,抚摸着宋河的脑袋,问道:“还有这位公子,面目慈善、身材魁梧、膀大腰圆,不光有膀子力气,还武功超群,忠孝两全,与那天宫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想比何如?”

吴承恩笑道:“王大人过奖了,老夫这都是小聪明,王大人是即有经世之道,又有司马相如之才,更有佳人相伴,托兰陵笑笑生之名,让前辈施耐庵在九泉之下也难瞑目啊,呵呵。”

王世贞一下子尴尬了起来,赶忙说道:“吴先生,切勿信口开河,哪里有什么兰陵笑笑生啊”

吴承恩笑道:“好、好,我不再提了,刚才王大人说,月空长老东渡扶桑,把我儒释道三家精髓宣化四海,其功德不亚于玄奘和鉴真,可老朽在杭州期间,见过几个红毛国的传教士,他们不远千里来我东土,也是为了宣化他们信仰的耶稣基督,听他们所言,东瀛扶桑重洋之外,还有象我们华夏之地的皇天厚土,那里的人还在穴居野处、茹毛饮血,将来月空长老到了这荒蛮之地,没有几个徒弟怎么能行呢?”

“是啊,是啊,老衲老了,心肠越来越软,和那唐玄奘来比的话,也差不多了,既然要远渡重洋,和那些西洋传教士一比高低,没有几个徒弟怎么能行,朱辉,本来师父不想管你们的,把你们叫回来,就想看看,你们愿不愿意陪老衲历尽千辛万险、除妖降怪、远渡重洋,将我儒释道之文明宣化四海,你可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啊?”月空长老问道。

三个小伙子都没有听懂,宋河一直是怀着闯荡江湖、行侠仗义之心,说道:“长老,您知道俺叫宋河,也就是那呼保义宋江的弟弟,要论武艺,宋江差我十万八千里,要论忠孝,俺也不比黑三郎差,长老您就吩咐吧,就是走到天涯海角,俺宋河也不会道一声苦。”

“这位公子必能比卷帘大将建下更为宏伟的功业,哈哈,这正是上天的安排,月空长老,老夫一生不得志,五十多岁开始写书,忍饥挨饿、历尽七年之苦,世人多以荒唐之言视之,现在老夫才醒过味来,此书实乃为你们师徒四人所做,呵呵,三位公子,保护月空长老远渡重洋,将我儒释道之文明宣化四海,教化人心,不要枉费了老夫的一番心血啊。”

朱辉问道:“请问吴先生写了本什么样的奇书?”

吴承恩答道:“拙作《西游记》,但愿数百多年后,有人能记起今日,为你们师徒四人,写下一本《东游记》来,老夫将含笑九泉了,哈哈……”

张狗儿懵懵懂懂地问道:“师父,这一趟咱们能赚多少银子?”

吴承恩并不知道张狗儿是海盗出身,刚才也听见他在海外生活过,对传教士一定不陌生,便笑道:“呵呵,公子,你知道什么是传教士吧,跟随你师父远渡重洋、宣化四海,就像那些传教士一样,你们乃是我大明的宣化之臣,生灵造福之主,必将含辛茹苦,受尽磨难,不仅赚不到一文钱,还得自己往里搭银子。”

“那还做这些事干什么?”张狗儿惊奇地问道。

吴承恩解释道:“你不去海外教化人心,可就被西洋传教士都给占了,他们可没有闲着,也跑遍天下五湖四海,宣扬耶稣基督,实乃教化人心,要是海外之地,全都变成了他们的天下,将来与我大明可就是‘道不同不相与谋’,再想将我华夏之文明宣扬四海,用儒释道来教化人心,可谓晚矣。”

狗儿和朱辉对视一眼,彼此点了点头,二人同时想起了平户藩的松浦隆信,这位接受了传教士洗礼后的日本大名,完全接受了西洋传教士的理论,整个平户藩九成的藩民都信仰了基督教,不仅对佛祖极为不敬,对祖宗神道也大不以为然,一切以利益为重,又极能算计,便都深以为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