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人事不省(2 / 3)

加入书签

所以,土豆战略就应运而生了。

京城的这一次农业会议上就提出,马铃薯主粮化的内涵,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华夏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目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

“在发展目标上,我们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有显著进步,逐步实现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孟大治这会儿正说到了兴头上,一时之间也停不下来了,“在推进原则上,我们要做到一不三坚持,一不就是不与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抢水争地,三坚持就是坚持主食化与综合利用相兼顾,坚持政fu引导与市场决定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

看得出来,孟大治在这方面,确实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很多数据和整体思路什么的,在他的脑子里面非常清晰,信手拈来一点儿都不费劲儿。

“我们的专家也建议,马铃薯主粮化涉及科研、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攻关,尽快研发生产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主粮化产品,丰富居民的餐桌、保障人民健康。下一步要制定发展规划,开展主粮化技术模式攻关,改进和完善主粮化加工工艺,搞好主粮化消费宣传引导,真正让马铃薯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主食。”孟大治说道,“虽然我离开西北了,但是我依然会继续关注这件事情,争取做到有始有终。”

他鼓励各地要要牢固树立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多措并举,努力推动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主粮消费营养健康的新要求。

会议参与者一致认为,马铃薯主粮化成为必然的选择,因势而谋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改善膳食结构,满足人民增强体质健康的愿望,应势而动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挖掘生产潜力,开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途径,顺势而为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马铃薯这东西,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简单说就是土豆。

事实上,自从土豆传到了华夏之后,就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也使得华夏的人口,能够有一个持续增长的可能。

毕竟在以前的时候,因为粮食短缺以及天灾**什么的影响,再加上常年战争的摧残,华夏的人口一直发展不起来。

众人听了,不由得纷纷鼓掌表示欢迎。

对于孟大治所提到的这件事情,其实大部分人都有所感触的,毕竟到了他们那种地位以后,对于粮食安全问题,更多一些感触。

国家提出了土豆计划,也只是刚刚发生不久的事情,具体要怎么搞,很多人都有点儿茫然。

人口不足,就无法享受因为人口增长而带来的各种红利。

尤其是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正是需要大量人口来做事的时候,所以那个时候各项政策都是从发展人口战略的大方向出发的,土豆自然就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到了现在,大家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跟过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华夏依然面临着本土粮食危机的威胁,国内产的粮食,还是有点儿不大够吃。

多年以来,进口粮食一直是华夏积极去做的事情。

现在虽然基本上没有人吃不饱饭了,但是居安思危,把粮食安全寄托在别人的手上,显然并不符合华夏的国家利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