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塘沟之战 2(2 / 3)

加入书签

张渠手臂一松,还滴着血的陌刀刀刃骤然落在地上,随着血慢慢地向地面流去,刚才还鲜红色的刀刃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灰白色。张渠满意地点点头,他现在越来越喜欢这把杀人利器了。陌刀不但可以砍削和当枪矛一样突刺之外,最大的威力就是挥扫,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不需要转腕,只要这么一横扫,左右就清静了。

但是后面冲过来的伪蜀军士却被吓得差点二便一起控制不住。刚才还高呼猛跳的上司和战友就在那么一瞬间,就被前面那个晋军将领砍翻在地,其中三个还被砍成了两截,鲜血在淡淡的晨光中是黑色的,而那一团团黑糊糊的东西应该是内脏吧。

冲上来的伪蜀军有的愣在那里,有的肠胃不好,当场就呕吐起来。站立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件人间凶器的张渠脸上带着冷冷的笑,他的目光往前面的十几名伪蜀军士扫了一眼。所有的人都觉得自己象是无助的羊羔,被流着涎水的恶狼给盯住了,那种目光就像是恶狼在选择该先吃哪一只羊羔一般。

突然张渠的手一动,刀刃还在地上的陌刀突然一抖,长长的刀柄颤抖着发出一阵嗡嗡地声音。两名伪蜀军士再也受不了了,大叫一声,丢下武器转身就往回跑,而最前面的那名伪蜀军士却浑身抖瑟,一股恶臭从他的身上传出。顿时,其余的伪蜀军士好像才醒悟过来一般,骤然丢下武器,往回跑,边跑还边大声惨叫,否则他们就没有勇气迈动自己的双腿。

这一切都发生在瞬息之间,等伪蜀军士开始掉头狂奔的时候,落后几十步的长水军第二幢的大部军士才冲了上来,刚好跟着溃军的后面追杀过去。他们一面挥舞着右手的环首刀,对那些刚刚被吵醒,迷迷糊糊钻出营帐的伪蜀军士就是一刀,直接砍翻,然后顺手用左手的火把把旁边的帐篷和草料等着火的地方点燃。顿时,塘沟伪蜀营地里杀声震天,火光四起,标准的被夜袭的景象。

一队长水军冲了出来,将手里的绳索往前一抛,前面的绳套立即套住了稀稀疏疏的木栅门,然后一声吆喝,同时一起用力往外一拉,顿时就把“胡乱立起”的伪蜀塘沟营门给拉倒在地。

而在同时,担任主攻的第二幢士兵们开始点燃自己手里的火把,伪蜀塘沟营地外顿时火光闪闪,聚集成一团熊熊烈火。

看到营门被拉倒,张渠站起身来,立在其部下的跟前,而与他一起立起的还有他的“新式武器”,曾华设计的陌刀。

做为一名军人后代的曾华,自然对武器有一种特殊的爱好,也曾经上网去冷兵器论坛晃悠过,见识过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陌刀,也见识过横刀和苗刀。

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曾华为了给自己打造几件趁手的兵器,设计了几款刀样,找来几名手艺高超的铁匠,指点他们精心打造了几把。其中最满意的是陌刀和长首刀。

镇南将军李权钻出自己的大帐,听着四处的喊杀声,惨叫声,还有在黎明的微微晨光中跳动的火光,不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也许知道自己会败,只是没有想到自己会败的这么快,败的这么突然,败成这个模样。要是自己在彭模城下与晋军相遇,血战一场再败也行呀,谁知自己却稀里糊涂的在黑夜里被蒙头打了一棍。

做为伪蜀的镇南将军,李权还是经历过一次实战,那就是不久前的永和二年冬天,太保李弈从晋寿(今四川剑阁以东,嘉陵江东岸)起兵造反,应者数万,一直杀到成都。结果刚开打,李弈这个猛人一马当先冲在前面,却被不知从哪里射出的一支箭贯穿脑门,一命呜呼。他手下数万大军顿时成了鸟兽散。

陌刀是曾华根据网上对唐代陌刀的描述,以及结合了宋代掉刀和三尖两刃刀而设计出来的,刀总长一丈四尺(当时1尺=24.5厘米,一丈四尺大约是3.4米左右),刃长三尺,长一丈一尺。刃尖为三角形,两边开锋,厚三寸,刃和柄接住有护环。

而长首刀是曾华根据苗刀模样打造的,刀长六尺(大约1.5米),把一尺八寸(0.45米),则全长八尺二寸(大约2.0米),单刃微曲,厚两寸,刀尖上长下短。

这两种刀一出来,顿时把张渠、徐当等人迷得神魂颠倒,就连柳畋都动了“凡心”。曾华经不住他们的软磨硬泡,只好让出了“专利权”。但是由于长首刀、陌刀打造不易,只能少量装配。于是横刀成了长水军军官和部分士官的佩刀,而陌刀却成了少数如张渠、徐当、柳畋等人的“标配武器”。曾华更从各幢选出最骁勇有力之人三十人,编为一队,享受士官待遇,每人配置一把陌刀,专门训练挥刀结队而进。

张渠挥动着自己的陌刀,大吼一声:“兄弟们,跟我冲!”,长水军第二幢军士齐声大吼一声,举着火把,挥舞着手里的环首刀,跟着自己的幢主汹涌地冲入伪蜀营地。陌刀队没有在这里出战,因为在这里有点杀鸡用牛刀,不过他们名动天下的一仗也就在不久之后。

张渠挥舞着陌刀,冲在最前面。他刚过营门没多远,就看到几个伪蜀官兵冲了过来。张渠二话没说,端起陌刀,往前左右一挥,顿时把冲在最前面的三名军士拍成两截,然后毫不费力地往前一抡,把后面两名伪蜀军官胸口上划出一道深深的血口子,立即被放倒在地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