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东厂需要这样的人才(2 / 6)

加入书签

让被鉴定为摹仿金瓶梅写奏疏的雒于仁去这个人来人往、曝光度很高的岗位,工作内容还是收发奏疏,其难堪可想而知。

这个情况很让殿中其他人感到意外,何御史明显是为了避免同列的几個言官被一网打尽,主动牺牲自己了!

在林泰来的罗织罪名攻势下,如果都不肯“担起责任”,那全部都是欺君之罪了。

林泰来又补充了一句:“昨日的王三余、钱一本也一样。”

万历皇帝也觉得有点不忍心了,又问道:“雒于仁该如何处置?”

众人无语,什么叫诛心?这就是了!你林泰来做个人吧!

只求陛下了解此书之毒害,并从严禁止此书!”

万历皇帝怕自己笑出声,忍不住捂住了嘴,含糊不清的说:“你就说该如何处置吧!”

以后这位何御史在史书上的形象,可就是向皇帝进献《金瓶梅》了。对标榜名誉的清流势力人物来说,这种牺牲不可谓不大。

何倬不就是废掉了你的武器《金瓶梅》么,你都已经把他打翻了,还要再踩一脚。

林泰来也挺惊讶的,这是他与清流势力斗智斗勇以来,第一次亲眼目睹为了保全同道主动牺牲自己的人。

林泰来只能暗叹一口气,清流势力包括后来的进化版东林党,生命力如此顽强不是没有原因的。

本来到昨天为止,大部分人都觉得雒于仁奏疏里面暗点林泰来,属于没事找事。

在人物关系上,雒于仁是加害人,而林泰来是受害人。

但神奇之处在于,林泰来作为被害人,今天又一次让大家同情加害人.

负责收呈奏疏的岗位,要和所有衙署都打交道,曝光度很高。

众人惊奇的看向王司徒,印象里这是王司徒首次在朝议上如此锐利的臧否人物。

“啊,这林泰来以为如何?”万历皇帝终究还是个不到三十岁的青年,此时也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下意识的询问林泰来。

然后林泰来又奏道:“关于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虽然他摹仿金瓶梅写奏疏,但臣仍然劝谏陛下要大度!”

林泰来答道:“臣推荐雒于仁升到通政司,专司奏疏收呈,以彰陛下之器量!”

王司徒一开始没有什么反应,他在朝廷主打一个业务型官僚形象,对其他事务很少插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