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东西合璧(2 / 3)

加入书签

需要注意的是。

时下,白马寺的僧人,皆来自西域。并无汉人削发为僧。

直到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才有名叫朱士行的信众登坛受戒,成为第一位汉地僧人。法号八戒。人称‘朱八戒’。

这座充满了身毒(天竺)建筑风格,又融入汉式亭台楼阁造法的宏大建筑群,充满了一种冲突又和谐的美感。

洛阳信众不少。却无人剃度。

出胡姬酒肆。再回想,刘备不禁洒然一笑。

贾诩问道:“主公因何发笑?”

“笑我等古道热肠。本是来买酒肆,一不留神却成了信使。”刘备笑答。

“那臣便陪主公热心一回。且去会会那位得道高僧。”贾诩亦笑。让贾诩信佛?这比让白起不挖坑还难。

主臣二人同车前往。

穿街过市。刚入西郭。寺之东南,一座高五百余尺,“珠宫幽邃,遥瞻丈六之光,窣堵凌云,依稀尺五之上”,岌若岳峙,号“齐云”的舍利塔,便耸立在天穹之下。人称‘齐云阁’。‘齐云塔’乃是后世称呼。‘塔’字,除了临乡一地,中原还未出现。

将信物交给寺中僧人。不久便回,请刘备入内。

沿大殿一路穿行。入西院,止步在一间厢房前,引路藩僧自行离去。

白马寺在洛阳西郭。坐落于雍门外三里,御道北。乃是一片蔚为壮观的建筑群。

七年(64年),明帝夜宿南宫,梦一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飞绕殿庭。次日晨,将此梦告知众臣。博士傅毅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陛下梦到的那样”。明帝大喜。遂派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求佛经、佛法。

次年。蔡、秦等人告别帝都,踏上“永平求法”的万里征途。历尽艰辛,终在大月氏国,遇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又见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便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原,弘法布教。十年,二位高僧与东汉求法使团一道,以白马驮佛经、佛像同返洛阳。

明帝龙颜大悦。对二高僧极其礼重。不但亲自接见,还安排在鸿胪寺暂住。十一年,又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寺”字源于“鸿胪寺”之“寺”。从此,“寺”字便成为寺院的泛称。

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的《四十二章经》,为现存第一部汉译佛典。继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域高僧陆续来到白马寺译经。其后一百五十余年里,共计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计三百九十五卷佛经在这里译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