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王道如砥(2 / 3)

加入书签

借三体船壳之便,再变三桅鸾翼帆,为七桅凤翅帆。共用艏桅,三体分置舯桅与艏桅。计七桅。航速尚不得而知。然轮浆、风帆,皆多出二倍有余,料想航速当不会慢。

楼高七重:庐、飞庐、天庐、穹庐、爵室、望楼、旗楼。刘备乘天梯,往来各层,果然气派非常。三体船最大优势,便是一个“稳”字。七重楼船,纵横四海,亦不怕倾覆。

时下蓟国造船工艺,可谓突飞猛进。除水密隔舱外,钉接榫合、鱼鳞搭接、多重船板、船壳造术等,先进技艺,皆被用于此舰。内外搪瓷装甲、内衬石绵绝火,青铜钩拒、重型弩炮、畜力轮机、机关船吊、风帆绞盘……集蓟国顶尖技艺之大成。先进技艺的出现,兴于日常运用。日积月累,不断将现有技艺改良。问题层出不穷,化解日新月异。所谓“学以致用”,“应运而生”。便是指此。

刘备已想好。若当真除国,便乘此舰,奔赴倭岛。立海外属国。往来倭国列岛与三韩半岛,亦乐得逍遥。

当然,此是最差打算。

于公于私,少时刘备,便与神上宗师,亦敌亦友。这份埋藏于内心深处的羁绊,如茧自缚。不快刀斩断,如何能破茧成蝶。一飞冲天。

荀攸亦醒悟:“此乃我主‘王道之始也’。”

“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礼义。”田丰亦领悟。

“人情为本,礼义所出。”贾诩目露精光:“王道始也。”

事戒不虞曰知备。

蓟王向来以备不虞。自然要做两手准备。

琉璃暖阁,公审右国令。引国民争相恐后,围观将作馆。所问所答,皆由学坛大儒,亲笔记录。逐条张贴于布告栏内。民众这才醒悟:右国令,竟是天师道门徒,墨门钜子,与“大贤良师”并驾齐驱,号“神上宗师”。

毒杀王美人,谋刺先帝,设谋新帝,四方杀局。桩桩大案,触目惊心。胆小者,竟惊厥昏倒当场。

此时,刘备却在王傅等人的陪同下,前往南港船坞。视察即将完工的新座舰。三体机关楼船,“踆乌号”。

三体船身,类金乌三足。甲板如双翼伸展,制霸水面。三体船的稳定性毋庸置疑。船体一分成三,能够安装的浆轮二倍于前。且与先前明轮不同,轮浆皆埋设于船壳底部,全没于水。类后世“轮滑鞋”构造。称“暗轮”或“潜轮”。即便遇风浪颠簸,潜轮亦不会空转。航速不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