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轻卒锐兵(2 / 3)

加入书签

类似佳话,比比皆是。

即便右国令之事,时过境迁,蓟人仍思之不忘。蓟王不再设右国令一职,足已表明心迹。故蓟人辨认待物,颇为公允。“好坏皆可见”。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又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学术亦如此。

开明之气,蔚然成风。亦如先前,汉胡向化之辩。胡人着汉服,行汉礼,说汉化,书汉隶。汉人亦好胡旋,慕胡女,存胡俗,续胡味。和合之风,盛行国中内外。

蓟国之包罗万种,海纳百川。非亲临,不可意会。

蓟国长粒香米,自蓟王首开楼桑稻作,至今。代代优选,日渐欣长。普天之下,绝无仅有。晶莹剔透,粒粒分明。无可仿冒。时人处处以高为贵。更助推蓟国名产,风靡大江南北。

诸如各类《集簿》,蓟国仍沿用竹书。未曾更换纸卷。

究其原因。竹简可反复书写,比纸卷更节约。比如《户籍》。待八月案比,统计汇总时。只需打开每户“条目”,将去年记录削去,便可重新录入。正因竹书可反复书写,故书录吏员,统称“刀笔吏”。

能够反复使用,乃竹书之优势。尤其对各类需反复书写的《集簿》而言,十分方便。

诚然,纸卷利于书写,便于携带的优势,更加明显。

先前,汉胡商贾,还需聘请市侩,互传翻译。如今市楼陈列各式券书,皆双语印刷,一清二楚。市中能言双语,乃至三五门外语者,比比皆是。

稻禾初成,千里飘香。

丰水肥田,季季大熟。

“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

蓟国四季朝服,又更新款。蓟国行高薪养廉。四季朝服,年年更迭。虽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百官穿之不尽,却又喜旧服。

诸如薮东守乐隐、辽海守郭芝,蓟王为县侯时,二人便是楼桑并郦城长吏。故皆以着初代朝服为荣。会大朝,尤其醒目。百官无不艳羡。

此,宿吏之风貌也。

话说。因锄禾见金,北海一龙,割袖断交。后被太妃,一针一线,亲手缝合。管宁十年如一日,穿以自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